中国欧盟商会周四称,因制造业产能过剩且将过剩产出推向全球市场,中国明年可能面临保护主义的挑战。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称,美国和欧洲面对不断上升的失业率,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去保住就业;而中国也有进一步加强出口的压力,这就导致未来更多保护主义的可能。 "在中国国内,过剩的产能降低利润率,阻碍创新,妨碍真正优秀的本土企业的涌现;而在国际上,产能过剩明显加剧了中国与其主要贸易夥伴间的贸易压力。"他称。 他并表示,保护主义是一条永远的下坡路,它会把贸易全球化的收益彻底摧毁,让所有参与方统统受害,"倾销调查通常需要进行12个月,所以我认为,不幸的是明年下半年将会有更多针对中国的倾销案出现。" **产能过剩後果严重** 中国欧盟商会周四发布的关于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产能过剩正对中国国内增长和全球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长期以来,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问题,而其造成的破坏性则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而放大。 产能过剩会导致资源浪费和获利下滑,进而阻碍研发,促使公司千方百计降低健康安全及环保方面的标准;过剩产能也可能增加银行不良贷款,而生产商将过剩产品折价销往海外,亦可能引发贸易紧张局势。 此外,产能过剩的企业被迫大幅降低成本,以保持利润率,导致国家法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无视环保、健康和安全标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通过降低或支付过低报酬来规避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 报告称,在中国政府庞大的刺激计划推动投资增长,并用于新建工厂和增加多馀产能之时,金融危机已经打压了中国的出口需求.结果就是多数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实际上已变得更为严峻。 **需全面改革** 欧盟商会指出,中国国务院8月时已意识到,产能过剩局面已殃及多数行业,且各地政府"盲目"扩张产能。 国务院随後选定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煤化学制品、多晶硅和风力发电设备为最严重的违规行业,并宣布将采取措施限制这些行业扩张产能。 "欧盟商会欢迎这些非常积极的措施,但我们亦认为,控制产能过剩仍有很多工作需做,且需创造经济和政治条件以确保产能过剩局面不会在未来重现。"报告称。 商会并认为,为抑制产能过剩,中国必须将重心从投资出口拉动增长转移到关注国内需求和服务上.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涉及对中国的经济模式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调整,其中包括: --重新分配财政收入,重点从企业转向家庭.国有企业股息应返还政府,用于社保、医疗和教育投入,而非进行再投资。 --公司未来几年必须削减资本支出。 --取消由家庭间接负担的对能源和其它投入的补贴,提高资源和环保方面的收费。 --银行对制造商放贷利率目前过低,应予以提高反映资本的真实成本.允许人民币逐步升值。 --改革财政系统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融资机会.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在竞相争取能创造税收和就业岗位的工业投资。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创建一个更为平衡的资本、能源及原料成本体系。 --通过鼓励行业竞争,促进服务行业的活跃发展(这一行业对原料和能源的需求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