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我们不能紧紧抱在一起,那就彻底分开。” 最终,美国还是把“购买美国货”塞进了经济刺激计划。它给予世界的信号,可能正是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而其实美国人自己也搞不清楚它的含义:这究竟是一种21世纪能够挽救工作岗位的爱国主义哲学,还是一种既过时又代价昂贵的愚蠢行为? 纷争的背后,奥巴马对贸易所持的立场仍然模糊不清,这是截止目前奥巴马政府最大的谜团。而美国的贸易伙伴们纷纷跳出来反对这项法令,就变得让人容易理解。购买欧洲货?购买韩国货?中国会怎么办?世界会重演1930年的贸易悲剧吗?一切就如同可以说出自由贸易无数好处的奥巴马内阁,依然在现实面前选择了妥协一样——虽然G7会议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是绝对的主流,但形势究竟走向何方,尚没有定案。 在这次危机中,到目前为止的一个好消息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仍然没有陷入普遍的“以邻为壑”局面。上月WTO公布的一项报告称:“到目前为止,绝大数的WTO成员看起来仍然成功的顶住了来自国内的保护主义压力,”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这是一项不算小的成就。 一些人会赢,一些人会输,但自由贸易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正面临贸易大考的奥巴马,需要知道这个起码的标准答案。 为什么要支持贸易保护主义? 究竟如何看待贸易保护主义?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购买美国货”是值得推广的? 这是《纽约时报》编者们的问题。而围绕它们,美国不同派别纷纷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事实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但它依然在美国人那里获得了支持。“向中国课税,拯救美国的工作岗位。”这是贸易保护主义者的论调。 经济政策学会的高级国际经济学家Robert;E;Scott的立场是:“购买美国货的政策足够聪明,它不会违反美国任何的贸易条款。”而当国内产业因为不平等的贸易活动受到伤害的时候,保护这些产业,就是一个好的政策了。 《美国人如何购买美国货》作者、电子工程师、坚定的购买美国货主义者Roger;Simmermaker则在最近的一篇《购买美国货,在我们不能买之前》文章中这样写到:美国赖以建立的美德和价值是——自足、自靠以及独立。而“那些外国工厂的工人们并不向美国纳税。只有美国的工人向美国纳税。我们需要雇佣美国的钢铁工人,汽车工人,这样我们才能不仅维持而且创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增加的国家债务变得令人绝望的失控。应对美国经济问题的答案是:在美国手里还有钱的时候,购买美国货。” 更为传统的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来自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Sherrod;Brown,他在《帮助美国制造业》中说, “购买美国货法令的目的就是振兴美国的制造业以及鼓励新产业的诞生。而且购买美国货并不是说一定要如此。在法令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例外条款。正是这些条款使得购买美国货的法令具备了灵活性。就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为了提高自家工业实力经常给予补贴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业却在不断的萎缩。我们的政府在制造业企业将工作外包的时候还给予它们税收减免。” “既然全世界的国家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事实保护主义,美国也许没有什么理由不也这么做。”他说。 给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学理支持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自由贸易之谜及资本主义的秘密历史》作者Ha-Joon;Chang。贸易保护主义是好还是坏?简短的答案是:要看前提是什么。在《必要的呼吸空间》中,他提出了要分别对待两种不同的贸易保护主义: 其一是发展中国家施行的保护本国新产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如人们把孩子送去读书而不是去当童工一样,必要的保护主义能够让这些发展中国家获得发展。今天的发达国家曾经也是因为贸易保护才发展起来的,比如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和瑞典,以及20世纪的日本和韩国。 还有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在所有的国家中都存在,因为有些时候国家必须做出迅速的调整,跟金融业可以迅速重新安排不同,实体经济想要整修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在面临今天这样的经济危机的时候,有必要给制造业提供一些必要的呼吸空间让它们进行调整。 一些人担心这样的做法将引起一场1930年代的贸易战。但从短期来看,这并没有这么危险。现在我们有了WTO,有了欧盟以及其他的一些地区贸易协定能够限制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从长期来看,这种遮遮掩掩的保护主义持续过长的时间的话,全球贸易系统将被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