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经历漫长的讨价还价之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终于就经济刺激方案达成一致意见。这个“缩水版”方案最终耗资7890亿美元,低于众议院的8190亿美元和参议院的8380亿美元。 对于美国以外的人来说,“山姆大叔”愿意掏多少钱看病抓药,并非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重点。重点是,那个令全球为之震惊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还在吗? 如果美国政府在“买国货”问题上也高呼“YES,WE CAN!”的话,那么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将再次被释放,最终肆虐全球。 美国人“关门” 说美国人想象力丰富,恐怕并不为过,毕竟它们创造了无数科技奇迹。然而,他们的想象力,到了处理国际贸易上,就变得如此枯竭。 在他们的选项中,似乎除了“自由贸易”,就只剩下“贸易保护”了。所以,不是划向这边,就是划向那边。 1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亮出了他们的选择。这天,该院表决通过经济刺激方案。其中规定,凡方案涉及工程、建筑用钢铁必须为美国出产。随后的参议院版方案更是强化了“国货”限制,要求工程“所用钢材和其他制成品全部由美国制造”。 消息公布,全世界一片哗然。很多年前,中国曾有一句广告语叫“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现如今,美国人也流行“(自由)女神永不倒,国货当自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再表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不应被用于发出“贸易保护主义信号”,但美国国会依然用他当初竞选的口号做出回应“YES,WE CAN!” 事情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国货当自强”方案还在陆续出炉:参议院通过了一项“雇美国人议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国银行在增加雇员时,必须优先考虑雇用美国人;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所使用的任何制服和纺织品,都必须是真正的“美国制造”。 总而言之,要想拿到美国政府的“救济款”,就必须买美国货,用美国人。 一向以“自由贸易”自居的世界超级大国,当自己病入膏肓时,决定对全世界“关门”。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上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所言:西方为了掠夺别国的资源而倡导经济的全球化,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启用贸易保护。 全世界“开骂” 美国“买美国货,用美国人”计划,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骂声。 率先开骂的,正是美国人的邻居加拿大。加拿大总理哈珀毫不客气地充当了“急先锋”角色,他批评说,如果“购买美国货”条款正式获得通过,美国将失去要求他国放弃保护主义政策的道德权威。 紧接着,欧洲各国加入了战团。“在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重压下,奥巴马政府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极为短视,纯属饮鸩止渴。”英国《泰晤士报》如是说。 英国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宣称,这场购买美国货的运动一旦展开,就有可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壁垒,导致真正的贸易冲突,“对经济复苏而言,它是一服毒药。” 或许是觉得商务大臣的份量还不够,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也亲自上阵。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警告说,现在不是从全球化转向保护主义的时候,“诉诸保护主义手段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应团结一致,加强合作。” 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样毫不客气地警告美国不要因金融危机而陷入贸易保护主义泥潭。 如果说各国政要只是在言语上发出警告,那么欧盟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其贸易代表阿什顿指出如果美国国会通过这个禁用外国产品的经济法案,欧盟将“绝不会坐视不理”。 美国媒体读出了其中的“火药味”,它们称这是“过去20年布鲁塞尔(欧盟所在地)发出的最强硬措辞”。据称,如果该条款获得通过,欧盟将被迫考虑各种应对措施,甚至可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 忧虑还在蔓延。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近日表示,他预计即将举行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就“购买美国货”条款进行讨论。这一会议本月13日至14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 这位日本政府官员说,他已经与美国新任财长盖特纳以及其他七国集团成员的财政部长就“购买美国货”条款进行了电话磋商,“‘购买美国货’条款代表着贸易保护主义,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成员都已经明确表示了对这一条款的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