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广交会参与人数减少 中国最大的贸易展览会———广交会的最后一期已于周日开始。但由于美欧等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遭到金融危机痛击,不少人抱怨此次广交会的参会人数不尽如人意。 广交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对中国产品需求的晴雨表。外国采购商通常会聚集到这个展会上,对多得令人惊讶的商品进行砍价交易,从浴室水槽到电脑再到高跟鞋,无所不有。 只有到广交会结束后才能统计出(这次)最终的参加人数。但参展商和采购商们说,他们注意到今年来参加广交会的人数大幅下降。 10多年来一直参加广交会的英国商人克里斯托弗说:“这里的空旷程度让人感到吃惊,令人恐惧。”他说,以往广交会的通道经常挤满了人。但在上月广交会第二期的5天时间里,参会者能畅通无阻地在各个通道中闲逛。 本届广交会被誉为是历届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珠江河畔新建的展览中心举行。组织者说这个带有斜顶的新建筑占地面积约有2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容纳55600个摊位,比上一届增加了30%。但当这座新的展览中心于10月15日开门时,许多中国展览商的脸上就已露出失望的神色。来参加此次展会的无锡一家电器公司的项涛(音)站在自家展台中说:“考虑到美欧的金融危机,我们对未来十分担忧。”他说,尽管公司希望最终能将货物卖到美国,但目前大部分客户都在东欧,“现在肯定不是打入美国市场的时候。” 在本届广交会第二期于10月28日结束时,许多参展商表示,他们的噩梦已经成真。一家玩具工厂的销售员陈先生说:“我在这里坐了一早上,还没有接到一个客户。”陈从一个破烂的鞋盒里拿出4张潜在的客户留下的名片,“目前,我在展会上还没签下一笔订单……生存将变得很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