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外交部发言人驳斥,称人民币汇率不是引起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显然中国正在崛起,而且势不可当。他们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 ——奥巴马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计时,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言辞日益尖锐。民主党人奥巴马把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再打“中国牌”,指称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 中方驳斥奥巴马 据《大公报》报道,奥巴马是在10月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评论的。他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 奥巴马的这封信是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他表示,自己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他还表示:“如若当选,我将协助确保中国的进口商品不会违反适用的法律和条约。我支持贝里修订案的要求:国防部只采购在美国制造的纺织品。我亦支持将‘纱后规则’(一种界定纺织品原产地的原则)纳入自由贸易条约。” 中国的汇率政策一直是美国纺织业及其它行业关注的议题。美国工商界多年来都要求布什政府采取行动,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但布什一直对中国摆出较温和的姿态。财政部每年发表的外国货币政策评估报告都拒绝把中国列为操控货币的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也驳斥了奥巴马的论点,称人民币汇率不是引起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贸易顺差问题是经济全球化下产业分工加速调整造成的。她说,中方愿与美方在平等、互谅和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同时,中方也希望美方减少对华出口限制,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这将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顺差。 姜瑜还评论道,美国大选是美国内政,发展中美关系是几十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共识,也代表了美国的主流民意。中方希望并且相信,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重视中美关系。 视华“非敌亦非友” 为了争取海外选民的支持,麦凯恩和奥巴马上个月分别在中国美国商会出版的月刊上撰文,呼吁美中在贸易、环境和防止核扩散方面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奥巴马还曾批评过中国的贸易政策,要求中国“按国际规则玩游戏”。他指责中国“倾销商品到美国的市场”、侵犯知识产权、操纵货币。在四月的选战中,他还表示:“显然中国正在崛起,而且势不可当。他们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 奥巴马曾指责克林顿政府2000年与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时牺牲了安全标准。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前,他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中国进口商品的质量监督,声称“如果我当选总统,会禁止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进口”。 有分析认为,在总统选战中,奥巴马已经把经济视为验证领导能力的主考题。他不仅可以狠批共和党的无能,而且必然少不了要提有关中国的各种课题,“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进而从经济延伸到“环保责任”、“民主人权”、“少数民族政策”、“航天技术”和“亚太安全”等。 ■链接 麦凯恩倾向对华谈判 本报综合报道 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最后阶段,对华贸易再次成为一个重大问题,竞选双方都极力要求对中国这个亚洲经济巨头采取强硬政策。奥巴马针对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提出批评,麦凯恩阵营则主张继续通过一系列国际经济协定,与中国进行谈判和磋商。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阵营的高级经济顾问表示,麦凯恩具有丰富的经验,足以认识到对华关系不应当简单地归结到人民币汇率上。麦凯恩倾向于在国际经济协定等一系列问题上与中国交锋。他认为,奥巴马的表态是想千方百计地吸引北卡罗来纳州选民,纺织业依然是该州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地选民对中国的竞争十分担忧。 与此同时,布什政府的贸易代表施瓦布也就中国纺织品生产商获得政府不公平补贴的问题,向中方提出照会,并强调如果中方不取消补贴,美方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综合) ■观察 经济问题淹没中国话题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已接近尾声,民主党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麦凯恩谁将入主白宫,11月4日便可见分晓。纵观此番马拉松式的选战,中国问题显然未成主要话题。往届美国大选,好打“中国牌”,而这次中国话题为何被“忽略”了? 美国人更关心钱袋 由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动荡,让美国人深陷经济危机。民生所向,使得刺激经济成为美国现任政府及总统候选人的首要课题。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中国问题首席顾问杰弗里·贝德早些时候就曾指出,2008年的美国选民不会把中国问题列入考验总统心智和领导能力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这不是他们的重点所在。他说,目前美国严峻的经济衰退让很多关心钱袋的美国人忧心忡忡。 贝德说,两位候选人在涉及中国问题时,会用“最平和的方式”来处理。两位候选人不分党派色彩,都不会走上相对激进的道路。他还指出,美国选民最关注的美国外交领域事务,仍旧是伊拉克战争,以及与之相关的阿富汗战争和反恐等问题。 这些在奥巴马与麦凯恩的三次电视辩论中已得到了印证。 美中日关系有隐情 中国话题在美国大选中被“忽略”,似乎还有一个“隐情”。法新社29日的报道指出,不论是奥巴马或是麦凯恩,美国新总统都必定要面临一个平衡中美关系与日美关系的“棘手”问题。 一个是新兴大国,一个是老牌盟友;一方面要推进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一方面还要维持与日本的传统情意。对奥巴马和麦凯恩来说,如何平衡,那可得讲究点艺术;在入主白宫前,既然不太好拿捏,自然少提中、日话题为妙。 不过,美国最新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相信:对美国来说,中国更具重要性。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一项民调显示,认为中国对美国非常重要的民众达52%,认为日本对美国非常重要的则为45%. 法新社称,与麦凯恩相对保守、“盟友优先”的外交策略有所不同,奥巴马主张发展美日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并希望中国在解决朝核、伊核等问题上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奥巴马还希望中国能加入到八大工业国集团当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