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市无可争议,但先救楼市、股市还是先救真正的实体经济——制造业却是个问题。 眼下救市的声音正搁国内此起彼伏响起,不过所谓的“救”,多半是直奔楼市(专题)、股市而去,在需要紧急输血的名单上,制造业又没有抢在头里。 几天前,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企业东莞合俊玩具厂轰然倒闭,“合俊之死”也被称为是“美国金融危机拖累中国实体经济结果导致企业猝死的首个案例”,当然,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个案例”。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头为合俊收拾残局,先垫付了7000多名失业工人的欠薪。 其实打去年起,国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代工企业,就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扬、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行情日渐低迷,原本就低得可怜的利润率眼见着越来越低,珠三角和江浙一带不断曝出工厂减产、停工、迁徙的消息。如今,在国外一年中最传统、最重要的消费季——圣诞季来临前夜,曾经的玩具制造巨人合俊终究没能挨过去。 实际上,即使合俊硬撑到圣诞季,也等不来什么好消息,金融危机让欧美消费者的腰带越勒越紧、越来越没有消费信心,往年这个时候圣诞袜、花环、彩灯串等圣诞商品已经装船海运,而现在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安静地躺在中国的厂房里,甚至连欧美家庭每年必买的商品——圣诞树,代工厂们今年得到的订单也分外冷清。显而易见,这些产品单一、转产不易的出口型代工企业,将成为最先倒下的一批,而他们身后,更多的出口型企业接下来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可以说,救市无可争议,但先救楼市、股市还是先救真正的实体经济——制造业却是个问题。经济学家郎咸平(博客)曾说,“房价(专题)涨得多的地方倒闭企业多”。这些年过热的楼市跟股市已经吞没了太多从制造业主动跑出、或被动撤出的资金。如今救市在即,如果大救楼市、股市,而对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制造业却迟迟没有重大利好消息,无疑是在冬季彻底伤了制造业的心、彻底动摇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彻底让百姓的钱包瘪下去。 想在危机中保护实体经济,甚至还想在危机中实现产业升级,都需要对制造业出台实打实的利好消息,比如为企业减税、比如同时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比如对金融机构增加对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贷款予以鼓励——至于怎么在金融机构愈发“惜贷”的今天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参考专家的建议:政府向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大幅放松对企业的贷款,将经济下滑的危险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