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际动态
日本地震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最大冲击在进口
时间:2011-06-17 14:01:16 来源:  作者:

  作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工业大国和出口大国,日本遭遇的这场大地震,必然对世界经济和产业产生可见的冲击。具体到中国,对产业和外经贸的最大负面冲击,将表现在进口领域。

  我国大量进口日本高技术产品、上游中间产品和设备。我国对美欧贸易巨额顺差,对日本贸易则巨额逆差,原因即在于此。2010年,我国对日出口1210.6亿美元,进口1767.1亿美元,逆差达556.5亿美元。正因为如此,我国电子、汽车等一些产业产能利用率可能会因为日本上游中间产品供货停顿而降低,一些新建和改造项目可能因为日本设备生产、交货流程被打断而不得不减速。

  就总体而言,在2010年从日本进口总额1767.0693亿美元中,主要进口项目如下: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148.2901亿美元,占8.4%;

  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123.8904亿美元,占7.0%;

  贱金属及其制品,196.4152亿美元,占11.1%,其中钢铁101.2440亿美元,钢铁制品26.2698亿美元,铜及其制品39.2326亿美元;

  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848.1274亿美元,占48.0%;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167.1170亿美元,占9.5%,其中车辆及其零附件(铁道车辆除外)154.5912亿美元,占9.0%;

  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147.0136亿美元,占8.3%。

  从上述数据可见,受影响最大的当数进口日本设备和机电、光学等零附件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从日本的进口要么替代进口来源很少,要么本身就是“日本核心元件—中国组成加工成品—全球市场销售”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一环,一时间根本就无从寻找替代供货来源。

  除了可能因此受到的波及,日本大地震还意味着巨大的重建需求。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建材、钢铁生产国,作为全世界建筑市场最大的国家和名列前茅的建筑工程服务输出国,我国相关产业可望从中获得一定份额。

  对于经营与日本有竞争关系的产品的中国厂商和出口商而言,受地震影响,日本生产和出口体系停顿,意味着市场需要它们来填补空白。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冲击主要在于生产所需的设备、核心零部件等供应可能告急,加工贸易厂商面临的这一问题将尤为突出。这有望为新兴的国内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创造机遇。但倘若国内供应商一时跟不上,而这些上游核心零部件又属于寡头垄断行业,那么转向第三国/地区供应商可能会加强这些地区供应商的垄断力量。如我国液晶面板大量依赖进口,夏普停产意味着中国台湾以及韩国厂商垄断力量增强。为避免这类不利后果,假如大陆相关产业一时无法填补进口空白,在日本地震冲击过后、日本产业逐步恢复正常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优先恢复从日本厂商订货,扶植其复苏,以制衡第三国/地区供应商做大。

  而经过破坏性地震和由此而来的客户、市场份额等损失,相信许多此前不愿意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日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会考虑至少向海外转移一部分生产能力,我国应有针对性地为此加强招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