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际动态
日本服装企业为何退出中国?
时间:2017-04-07 15:07:52 来源:  作者:
  近期以来,一些日本服装企业在中国陆续退出或关闭门店,引起了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著名品牌陆续退出
  此番涉及的日本服装企业有一些著名品牌。
  创办于1950年的伊都锦是日本大型服装企业,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拓海外市场,聚集了世界上许多知名的设计师,所经营的著名品牌有MICHEL KLEIN、OFUON、MK等几十个著名品牌,26家分公司分布在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伊都锦在中国上海、大连、青岛、北京、沈阳、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城市开办了工厂建立了门店,最多时曾拥有300家门店,但近年来,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出现恶化,尽管于2016年2月并入了投资基金Integral旗下,但因增加收益的希望渺茫,在2016年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好俪姿,主要经营年轻时尚的女装,是一个在日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他们开发海外市场后,曾以3天建设一家门店的速度扩张。2006年进入中国后,到2011年年底中国已经超过350家店铺,并将于2016年快速发展到1000家。目前,他们计划在3年时间里关闭约270家门店。
  SUNCO是皇冠CROWN旗下的日本著名旅行箱品牌,产品原本全部在中国生产。2015年重启日本本土工厂,关闭在中国的生产线。具有百年历史的日本著名鞋厂朝日(Asahi)计划在5年内将在中国的生产线全部迁回日本国内。2013年以来,日本对华投资已经连续多年递减,在日产的电视、手机等已经从中国消费者眼中消失后,也许将有更多的日本服装品牌不见踪影。
  退出原因何在?
  日本服装企业中国陆续退出或关闭门店的原因是什么?因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中国经营成本上升和日本国内政策调整两个因素。
  在中国方面,逐年增长的经营成本减少了日本服装企业的利润甚至出现亏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经济虽然失去了两位数增长时的锋芒,但收入水平也在水涨船高,工资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生产成本急速飙升。日资在华企业多数在中国沿海地区设厂,近10年来,受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和各省市上调最低最低基本工资的影响,这一区域工资大幅上涨,日本媒体报道,官方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在华日资企业工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对华投资企业的月平均工资用美元计算已经上涨了2倍。这使得日本服装以及零售企业不得不调整其在华地区的销售和生产战略,重新选择人工成本价格更低的生产基地来降低人工成本。
  二是服装企业门店房租越来越高。高企的房价了门店房租,同时也推高人力和各种要素成本,严重吞噬实体企业利润空间。日本著名服装类品牌在日本店铺的平均面积大多超过200平方米,这些的门店品牌在中国多设在大型商场中,仅为中小型。店面小了,服装款式、种类却很多,导致门店内摆设得满满当当,缺乏设计感。
  三是日本品牌缺乏知名度。很多日本服装类著名品牌走的是高中端路线,销售群体应该是中国的中产阶级,而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在近20多年里成长起来的,由于日本品牌促销程度较差,只在小众中流行,很多刚富起来的人连日本著名服装品牌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四是中国消费者购物观念、购物习惯的改变。目前,中国零售业商品在线下已由现金、信用卡交易转向消费者实体店体验后网上交易,费者逛商场的次数已经下降,服装类企业的实体门店已经沦为“试衣间”。在此形势下,在华日本服装企业并没有在使用新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实体店的数量、规模只能减少或撤出。
  从日本方面,新的政策也让促进了海外办厂的企业回归国内。
  2012年底以来,安倍政府为消除通货紧缩,大规模放松银根,造成日元贬值,汇率持续下跌,对日本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日元坚挺时,企业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投资设厂,再将产品销往中国和返销到日本国内,以此获取高额利润。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日元大幅贬值,从中国回到本土的部分产品成本已经超过国内,这让一些日本企业考虑将工厂回迁到日本国内。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回迁。为促进本土经济的振兴,安倍政府制定了经济“成长战略”,鼓励企业将总部和工厂迁往地方中小城市,并相应出台了奖励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人人都懂的投资原理。近年来,安倍政府一直在鼓励日本企业分散风险,不要集中投资在中国,以减少因政治原因对企业造成的冲击。
  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吗?
  日本服装、电视、手机等企业中国陆续退出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吗?业内人士分析,影响肯定会有的,但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太大的波动。
  目前,中国具有四通八达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以及港湾设施优良的基础设施,仍然还具有最优秀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吸引外资的大环境还存在。投资有进有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经营成本增加,产业正在转型升级的现状,工厂撤回本土建设门店是无可厚非的,是非常正常的国际经济行为。绝大部分日本企业并未放弃中国市场,他们从中国撤资的并不是真正撤离而是调整,只撤走部分竞争力弱、盈利能力差的部门。
  日本企业撤离的并不只是中国,松下、夏普、佳能等日企此前也决定或表示考虑关闭部分在其他国家所办外工厂,要利用国内现有产能或新增设备扩大国内生产。日产公司就考虑暂停在美国生产SUV,改为在日本生产向美国出口。
  日本的对外投资基本上都围绕着传统的中低端制造业,在日本从中国撤资的行业中,除了纺织服装外,还有轻工和家用电器等低端或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中国对境外资金在低端制造业的投资已经不是很迫切,更需要的是高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而这方面日本并未放弃中国,在制药、医药、工业用机器人生产等高端制造业,奥林巴斯、富士电机等日企正在扩大在华销售网络。中国中国旅游、养老健康、金融和教育市场需求正在逐年增大,这也被日企所看好,具专家预测,将来日资会从这些产业中再次杀进中国。
  从统计数字上看,虽然日资撤离,但是中国引进外资总量仍呈稳中微降态势。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占外资总量的70.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1%。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5.8%和95%。
  也有专家认为,日本企业的退出,对我们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契机。在中端制造业上,中国还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基本市场就在中国。多数日企在20多年前进入中国时,是基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布局的,这些外资企业退出中国,不仅减小了一定的竞争力,而且中国企业更新的技术及产品腾出市场空间,有利于新技术升级换代。这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只要把握好机遇,在互联网+的新形态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崛起,和华为、格力、海尔等“中国制造”品牌一样不仅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而且还能走向全世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