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23年5月,我国棉纱进口总量12.89万吨,环比增加7.16%,同比减少1.48%。其中越南棉纱进口量6.45万吨,占比上升至49.99%,牢牢占据第一位,而印度棉纱进口量仅1.69万吨,占比回落至13.12%,下滑至第三位(环比减少9.20%,同比增加183.84%);巴基斯坦棉纱进口量2.16万吨,占比16.79%,再次超过印度棉纱,夺回第二位(环比增加48.80%,同比增加75.38%),乌兹别克斯坦棉纱进口量排在第四位(0.71万吨),与前三甲差距比较明显。
一些棉纱贸易企业、织布厂表示,由于5月份越南纱到中国主港数量创新高,再加上受美国/欧盟等新疆棉进口禁令的影响,一定比例的出口订单转给越南等东南亚分厂或代加工企业生产,但当地织造、印染能力和水平仍不足,因此棉纱“回流”国内的现象相对较多,因此越南纱进口量占比不断攀升在预料之中。
从5月份江浙、广东等地的轻纺市场贸易商反馈来看,印度纱因性价比稍高及港口保税、清关数量大幅高于较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产地棉纱,布厂询价/看货比较积极,但实际进口量却低于巴基斯坦棉纱,再被巴纱逆袭,超出预期。
杭州某大型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5月份印度棉纱进口量锐减或与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5月份以来,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织造企业开机率持续回落(佛山地区甚至降至2-3成),尤其中高支针织纱需求减少比较明显,印度40S及以上棉纱受到的影响较其它产地偏大(尤其高支精梳纱、高配包漂纱)。
二是5月份虽然巴基斯坦国内棉价高位企稳,但在少量新棉上市及2023年植棉面积达到甚至超过政府目标的前提下,各方对棉价回落预期不断增强,部分纱厂棉纱FOB/CNF报价率先回调,刺激中国买家下单。
三是中国、巴基斯坦两国棉纱贸易直接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快速提高,有效的规避了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严重不足、制约信用证业务的展开困难。另外,中国、巴基斯坦贸易人民币结算,不仅贸易交易成本大幅降低,而且汇率风险降至相对低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