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据了解,大豆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发,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获得的唯一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发明。生产过程对环境、空气、人体、土壤、水质等无污染,纤维本身主要由大豆蛋白质组成,纤维本身易生物降解。它主要原料为来自于自然界的大豆粕,原料丰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我国大豆蛋白纤维在2003年左右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如今已经数年过去了,大豆蛋白纤维市场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质量技术尚不成熟,生产环节困难重重 人类在1937年就已经正式宣布发明了尼龙这种合成纤维。但是,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尼龙的生产、制造工艺仍然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催生下进行着不断改进、完善。同样,对于诞生刚刚几年的大豆蛋白纤维来说,它的生产、加工技术都还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完善过程之中。就目前看来,大豆蛋白纤维不论是在生产还是在后期加工方面都还存在在诸多瑕疵。 由于是一种新开发出来的纤维品种,所以从诞生那天起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都一直处于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产品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它对市场是陌生的,市场对它更是知之甚少。于是,为了尽快融入主流市场打开销路,此时的大豆蛋白纤维价格相对低廉且比较稳定。 然而,随着大豆纤维由于自身的优良特性很快被市场认可之后。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豆纤维的价格从原来的3万多一吨陡然提升到7万左右一吨。成倍数的价格翻番,着实让下游市场吃了一惊。 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500家纺织服装企业参与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研究、生产。参与的企业多了,大豆蛋白纤维的价格也迅速跌到了原来的3万多一吨。如同过山车似的价格起伏,对这个新生的纤维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陆续进入大豆蛋白纤维生产领域的企业很快就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大豆蛋白纤维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抱合力差;质量比电阻较高,静电现象比较严重,易缠附机件。另外,大豆蛋白纤维强力虽大,但存在较大的强力不均,这样在纤维纺纱过程中会给纺纱带来一定的难度。纤维的卷曲率低,卷曲恢复率低,使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拉直后不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使纤维的抱合力变小,降低了纤维的可纺性。这就直接造成了纺纱难度的增加。 并且,大豆蛋白纤维对生产过程中温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近乎于苛刻。温度过高纤维容易损坏,而温度不够又无法达到生产的要求。 同时,大豆蛋白纤维在下游的印染行业也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大豆蛋白纤维自身呈米黄色,目前存在的漂白方法,甚至已经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漂白工艺,无论是还原漂白还是氧化漂白或者是还漂与氧漂的结合,都无法消除纤维固有的米黄色。因而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染整加工产生影响,限制了大豆蛋白纤维产品品种的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