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科技动态
河北东光: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
时间:2010-09-14 09:46:14 来源:  作者:

当前棉花已进入生长的中后期,此时正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并垄整枝摘烂铃
  1 .推株并垄:在生长茂盛、封行严密的棉田,可趁晴天于行间用手推开棉株,并用脚在棉株根部向外侧踩,使棉株外倾,分出一条通风道,隔7天后再将并垄的两行棉株推开侧踩,这样交替,有利棉株均衡生长,降低棉株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2.合理整枝:对生长过旺的棉田,应及早把老枝、老叶一起打去,以减轻田间荫蔽,促进早熟。
  3.及时采摘烂铃:应及时采摘棉花烂铃,并带出田外随时剥晒,防止病菌蔓延危害。
  二、棉花病害早预防
  1.棉花红叶茎枯病
  又叫棉花黄叶枯病,也称凋枯病。是棉花生育中后期的重要病害,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以后。花铃期盛发,其症状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出现红叶或黄叶。生育中期,棉株顶端的心叶变黄,后渐变成红色,从里向外扩展,叶质增厚变脆,有的全叶变为黄褐色很象黄萎病,但维管束不变色。棉花生育后期,病叶先为黄色,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红,严重的叶柄基部变软或失水干缩,叶片干枯脱落,株顶干枯。
  2.棉花疫病
  又称棉铃湿腐病,多发生在中下部果枝的棉铃上。严重时整个棉铃变为有光亮的青绿至黑褐色病铃,多雨潮湿时,棉铃表面可见一层稀薄白色霜霉状物。青铃染病,易腐烂脱落或成为僵铃。疫病发生晚的虽铃壳变黑,但内部籽棉洁白,及时采摘剥晒或天气转晴仍然自然吐絮。
  3.棉花枯黄萎病
  其主要症状是棉花的维管束变成黄褐色黑褐色。
  防治这三种病害最主要的是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特别是雨后,可用病除康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600倍液,配合抗病增产王叶面肥4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叶面喷施,5-71次,连喷3-4次。能明显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
  三、虫害防治莫放松
  对于虫害防治,主要是加强四代棉铃虫和四代、五代绿盲椿象的防治。由于棉花后期抗虫性的减退,所以应加强棉铃虫的防治。今年虽然前期相对干旱,二、三代盲椿象较往年偏轻,但由于近几年,后期绿盲蝽象的危害异常严重,由于今年729日至810日以来,连续4次降雨,最高降雨量累计171毫米,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盲椿象的发生,提醒大家不要麻痹大意,注意观察棉田,一旦百株有棉铃虫5头以上或百株有盲椿象3-5头时应立即进行化学除治,可使用复配农药,也可用有机磷农药加菊酯类农药,如40%辛硫磷乳油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加2.5%功夫菊酯乳油或4.5%的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四、叶面喷肥防早衰
  棉花中期生长旺盛,营养消耗过多,易导致棉花后期出现脱肥早衰。此时根部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应采用叶面喷肥进行补充。可使用抗病增产王或鑫农宝等优质叶面肥,也可喷施1-2%的尿素溶液配合0.2-0.3%的磷酸二氢钾,571次,连喷4次以上。喷施叶面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喷施,叶面喷肥要求雾滴细小,喷施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传真:0575-87737117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3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