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科技动态
纺织新技术:牛奶纤维在毛衫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时间:2010-09-14 11:19:32 来源:  作者:
不同年代,人们对服装面料有不同的选择。最初人们穿天然的棉、毛、麻、丝服装,后来出现了人造纤维。人们曾钟爱“的确良”,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其实,各种纤维都有局限性,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视觉上不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易起皱;麻类服装虽然凉爽,但有刺痒感;化纤虽然挺括,却难与皮肤亲和。今后究竟穿什么才好呢?什么面料最受青睐?从世界服装面料的消费来看,目前人们消耗的化学纤维的比重远远大于天然纤维,因为天然纤维的生产受土地、气候及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限制。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近几年来,从动植物提炼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天然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人们容易接受的服装面料是以生态为基础,以时尚为目标的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纤维。近些年出现的玉米纤维、竹纤维和牛奶纤维等就是符合生态与时尚要求的纤维。

  牛奶纤维在毛衫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怎样呢?如今国内市场上牛奶蛋白纤维品种较为齐全,主要有75D、100D、150D牛奶蛋白纤维长丝、1.5D×38mm牛奶蛋白短纤、2.5×88mm牛奶蛋白短纤毛条、牛奶蛋白纤维纯纺纱线以及与羊绒、羊毛、蚕丝、天丝、棉、莫代尔等其他纤维混纺纱线,完全适合梭织及针织横机、大圆机的需要。

  适合针织毛衫的牛奶纤维混纺纱线一般采用半精纺、色纺工艺制成,其毛纱颜色同色性好,且品种多样化。特别是采用多种配比的纱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既能体现其他纤维的性能又能充分发挥牛奶纤维的特性,给针织T恤、休闲衫,毛衫内衣带来新的特色,产品十分畅销。

  男士T恤、女式休闲衫一般选用三合股纱线,因其截面呈三角形,捻度稳定,织造时不会打卷,弹性好、强力高,衣料挺括。若采用配比为牛奶、绢丝、竹纤的混纺纱线,则织出的织物风格独特。牛奶丝的轻盈润滑、绢丝的亮泽丝滑,再配上竹纤维的舒爽亮丽,使织物轻爽透气、柔软舒适,具有一种天然的高雅质感。毛衫内衣则多选用85Nm以上高支合股纱线。牛奶纤维与丝光羊毛的搭配是一个完美的组合,细腻柔滑、轻盈舒适,无刺痒感。牛奶纤维含17种氨基酸,贴身穿着,对皮肤有亲和性,具有一定的润肤养肌的功效。

  现在,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服装的竞争已集中于面料性能的竞争,谁的面料新、独特,谁就有卖点和吸引力,市场走势就能一路攀升。牛奶蛋白纤维以其优异的亲肤品质,满足人们对服装舒适化、保健化、时尚化的追求。因此,国内不少知名品牌已纷纷展开行动,如鄂尔多斯、雅格狮丹、报喜鸟等,采用牛奶蛋白纤维,引领毛衫行业的新潮流。这些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消费者穿着后,普遍反映柔软亲肤、健康舒适。在国外,牛奶纤维也深受青睐,如用牛奶纤维与天丝混纺纱制成的春夏季T恤、毛衫等服装,春季穿着具有轻盈、飘逸的风格,夏季穿着具有透气、爽身的特性。另外,牛奶纤维具有抗菌、抑菌的性能,还能帮助抑止夏季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细菌滋生。近年来,牛奶纤维产品已出口至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东亚等国家和地区。





转摘自“中国纺织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