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
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动态
英德市六大举措着力打造中国蚕桑产业基地
时间:2010-09-14 11:20:43 来源: 作者:
“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蚕桑业,把英德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蚕桑之乡、蚕桑产业基地,实现蚕桑产业强市。”即在未来五到十年,每年新发展蚕桑种植2万亩,到2010年,使全市蚕桑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鲜茧产量达到80万担,蚕桑产值达8亿元,丝绸业从现在的16组缫丝发展到100组的规模,全市白丝产量达到5000吨,缫丝工业产值达超10亿元,引进投产服装厂2-3家,桑、蚕、丝绸、服装等蚕桑产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到2015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以上,鲜茧产量达到120万担以上,蚕桑产值超15亿元,缫丝生产线突破200组,白丝产量达到1万吨,蚕丝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以上,同时引进5家上规模的纺织厂,5家上规模的丝绸服装加工企业,使英德市蚕桑总产值达70亿元以上。这是英德市提出的发展农业的新思路新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日前,该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近年来,英德市蚕桑产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农业的龙头,成为了带动农民快速实现奔康致富的农业特色产业。至目前为止,蚕桑面积达15.6万亩,年产鲜茧约40万担,产值近4.4亿元,农民直接经济收益达4亿元,全市4万多农户种桑养茧人均直接增加收入达1150元。出现了一批种桑养蚕大户,其中20亩以上的桑园已超过150户。去年被国家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蚕桑之乡”的称号。
为全面推进“丝绸产业基地”建设,切实维护广大桑农和蚕茧经营者的利益,该市针对当前蚕桑市场混乱,鲜茧质量差等情况,成立了蚕桑产业专责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蚕桑产业的发展。同时成立了蚕业协会,将鲜茧收购企业全部加入协会,用行业自律对各收购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全面规范整顿鲜茧收购、蚕种经营市场,规定鲜茧收购和蚕种经营一律凭证,未经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和未取得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鲜茧收购业务和经营蚕种。规划了10家收购企业,并获省经贸委审批。还邀请了省经贸委的专家对鲜茧收购点进行了科学布局,规定鲜茧收购企业必须在市政府规划的区域内活动。日前该市又提出了六大举措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实现延长产业链的目标。要求参加这一行业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老板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制止任何有影响损害延长产业链的行为;二是要求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树立双赢甚至多赢的经营理念,老板攒钱,农民受益,遵守法律法规及蚕桑协会的有关章程;三是要求颁发了鲜茧收购许可证的10家企业两年内开办丝厂,“吃”掉英德生产的全部蚕茧,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值;四是以铁的手腕整顿市场。蚕种经营由农业局管理,省丝绸公司英德蚕种场提供蚕种,由农业局下属的种子公司按照《英德蚕种管理办法》规定十家企业依法经营,其他企业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蚕种,确保蚕种质量。鲜茧收购由十家已取得广东省鲜茧收购资格证的企业经营,其他任何企业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市镇整顿办要加大对鲜茧收购市场的检查力度,一但发现违法收购行为要采取果断措施,对收购点进行查封取缔,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处罚;五是要求各镇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
来源:清远日报网络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聘英才
|
推广服务
|
网站制度
|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