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
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动态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一锅煮了三年的夹生饭
时间:2010-09-14 11:20:54 来源: 作者:
不用否认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也不用怀疑国内外棉花市场接轨的合理性,但在市场环境如此混乱的状况下,改革举步维艰却是眼前的事实。
2004年,全国共有14家棉花企业进行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试点;2005年全国规划改造308家,实际改造202家;2006年计划改造519家,实际仅有300多家企业响应。截至2006年11月15日,全国共有329家企业参加了新体制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其中新疆地方和生产建设兵团247家,占总数的75%,内地仅为25%。为什么棉花企业参与积极性这么低?积极性较高的新疆企业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
以余温尚在的新疆棉收储为例,相关部门规定,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标准级棉花在每吨12700元(净重结算)的基础上,另加400元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但如果综合考虑大包棉花加工、检验和结算方式所提高的成本,公检棉花在收储过程中,直接提升成本将近500元/吨以上,400元/吨的加价意义大打折扣,交储非仪器化检验棉花显得更为划算。
从2004年7月开始试点至今,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年的历程,这场轰轰烈烈的“辞旧换新”运动把棉花企业推到了改革的前沿,但留给他们的是一锅远未熟透的“夹生饭”。追根究源,阻碍新体制顺利推进的最大原因在于,改革的发起者对中国棉花加工市场的混乱局面认识不足。
第一,时机还没有成熟。从感官检验到仪器化包包检验,美国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棉花企业数量也从当初的2万多家减少到了现在的900多家,这样的历史性转变恐怕不是单凭一纸红头文件所能实现的。截至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企业总共有6700多家,“黑户”4000多家,产能远在产量的3倍以上。相关部门的产能限令“雷声大雨点小”,小轧花厂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包袱沉重的新体制棉花企业如何生存?
第二,配套措施欠完善。这主要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承诺没有完全兑现,比如农发行的技改贷款,按新体制要求改建一个棉花加工厂,最少需要投资400多万元,如果政策性贷款不到位,企业自身如何承受?长此以往,新体制棉花企业迟迟无法开秤收购籽棉的一幕明年还会重演。此外,大包棉花的产销衔接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纺织厂并不认可大包棉花,据不少技改企业反映,他们的大包棉花送到纺织厂以后,还要进行重复检验,纤检部门的公检信息形同虚设。
设想一下,为什么中国棉花企业在收购成本低于国际市场的前提下,仍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为什么大包棉花需要搭售进口棉配额才能找到买家?难道根本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大包棉花吗?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做改革的表面文章,而是应该从大力限制产能入手整顿市场,扶持大型棉花流通企业。这是中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所在。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聘英才
|
推广服务
|
网站制度
|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