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奇的纳米银抗菌纤维织物 |
| 时间:2010-09-14 11:21:40 来源: 作者: |
纳米银抗菌纤维织物是把高科技与时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溶入百姓生活,舒适型、休闲型、超级型、健康功能型是服装发展的主体和时尚。近年来,国内外抗菌纺织品的需求呈现倍速增长的势头,抗菌制品的全面应用,可杜绝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细菌交叉传染,它把医疗保健的模式从事后的治疗转变为事前的预测和预防。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科学预防、减少疾病是世界健康的主流。 目前国内抗菌织物一般采用三种方式生产:一是采用后整理技术,当前市场销售的抗菌制品90%是采用后整理技术加工而成。后整理技术是将纤维、纱线、织物或成衣置入含有抗菌物质的溶液中浸泡以达到抗菌效果,由于服装经常需要洗涤,将会把抗菌物质从其纤维表面洗掉,所以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抗菌纤维的抗菌效果不能持久,耐洗性差,抗菌效果较低;二是采用有机物抗菌剂添加,添加有机物抗菌剂的缺点是不耐高温,一般为溶出型,抗菌难以持久;三是采用无机物添加,即载有铜、锌、银离子复合其它阳离子方式,还有采用陶瓷粉、活性炭与稀土激活等技术手段。采用银锌铜复合纺丝的缺点是纤维容易变色,无机物添加量比较大,降低了纤维的可纺性和可染性,降低了纤维的强度,抗菌效果也不够理想,采用稀土添加易造成辐射伤害,缺少安全性。 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赛特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了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剂的应用技术,并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高新技术投资总公司共同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防霉母粒及系列纤维制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它突破了粉体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技术难关,解决了银系抗菌剂在聚酯纺丝过程中的降解和着色问题,母粒中抗菌剂含量为20%。将抗菌母粒与普通聚酯切片按1:9的比例进行纺丝,纺制出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涤纶长丝和短纤的质量指标达到了普通纤维的质量指标,完全能满足后道加工的要求。纤维具有长效抗菌性并且抗菌性能优异。同时还开发了抗菌尼龙母粒、抗菌丙纶母粒及各种抗菌纤维产品。其制备生产的纤维及织物具有抗菌剂不溶出、加入量少、相融性好、分散均匀、不改变纤维颜色等特点;抗菌织物还具有耐洗涤、耐光照、耐高温、悬垂性好、形态稳定,抗菌织物的可染性、可纺性及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经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银具有神奇的净化能力,很早以前祖先们就将银用于制做首饰、硬币和餐具,用银制品来保存水和食物以防腐烂变质,但直到近年人们才将金属银织入纺织物中。金属银杀菌的机理就是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环境越温暖潮湿,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因此镀银纤维十分适合应用于服装领域。 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防霉纤维及织物,综合运用了生物物理学、材料科学、医学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等多门类技术,是高科技产品的完美体现和应用。经国家有关部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6小时检测,抗菌率分别达到99.9%。按国家洗涤标准洗涤100次试验,抗菌率仍可达99.9%。经过对皮肤进行的毒理试验结果,证明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安全无害,各项物理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这种能保护皮肤、祛除身上发出的难闻气味,并能阻挡医用纺织物上的污染物的纺织品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它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制服、便装、衬衫、内衣、睡衣、床上用品和手帕等。适用于“有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床上用品、T恤衫、衬衫、袜子、男女内衣”等; 在医疗卫生用品上,如纳米银抗菌口罩、抗菌湿巾、抗菌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尿布、成人失禁用品、医用床单、医用敷料、纳米银创口贴、纳米银烧烫伤贴等几十个品种,此外还有汽车车厢/室内空调抗菌过滤介质,服装衬布、抗菌肩垫、胸罩、抗菌鞋垫、鞋材、毯子等,产品畅销海内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