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 源远流长的竹文化是竹纤维面世深受期待和喜爱的心理基础…… 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竹文化”也因此渊远流长。 竹子生长快,适应性强,同时又具有广泛的用途。竹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在服饰方面看,竹对中国人的衣饰起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伞,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岭南地区一些州县的重要贡品之一,竹还是古代人装饰的材料,说明竹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纤维萃取天然。虽然竹子被如此的熟知、珍爱,也被如此广泛的运用于生活中,但是把竹子加工成纤维,制作纺织服装用品还是近年来的事情。可以说人类与竹子有切肤的“亲密接触”是从竹纤维的研制开始的。 竹纤维是从竹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纤维材料,主要组成成份是纤维素,纤维直径为 0.03-0.18mm纤维长度为10-40mm。含水量为小于或等于15%。与其它纤维相比,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绿色环保性、良好的透气性、独特的回弹性、瞬间吸水性及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等优良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重视与利用。由于竹纤维的特殊结构,天然横截面的高度“中空”,业内专家称竹纤维为“会呼吸面料”。 竹纤维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无需任何化学添加剂处理而生产出来的纯天然、绿色产品,其长度和细度值较棉纤维丰富,中空性和孔隙略多,刚度也较大些,既有很高的吸汗能力和较好的透气性,还有独特的回弹性能,与棉毛纤维相比有一系列优越性。竹纤维的横截面布满椭圆形的孔隙,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水分;竹纤维很难发生霉变,不易滋生细菌。用其制成的织物,手感滑而细腻,丰满而挺阔,具有较强的透湿透气性;用其制成的服装比一般纤维细软,没有束缚感,活动自如,无拘无束,轻松舒适,穿着感与触感极佳。加之有着千年的竹文化积淀,竹纤维服饰的出现深受人们的喜爱。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