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杯纺的发展与产品开发pZW中国袜业网
随着转杯纺纱技术的发展,其产品已逐步走出了,以低档原料为主的下脚、副牌纱加工的局面,但是在转杯纱的产品开发中,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中高支针织纱、非棉纱、竹节纱和包芯纱等方面,尤其以后两者为近期的热点。pZW中国袜业网
1.1转杯竹节纱pZW中国袜业网
转杯竹节纱的开发始于10多年前,先后出现了在转杯内设置阻尼点、改变喂入速度以及改变输出速度以及改变输出速度等产生各类竹节的方式。在转杯内设置阻尼点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阻尼点导致纤维在凝聚槽中的分布不均匀,所获得的纱条外观呈“正常L细节L粗节(竹节)L正常”的规律,这是因为在阻尼点处,由于纤维数量少,产生细节,而在阻尼点后端,大量纤维集聚而产生了粗节(竹节),这种方式的竹节纱,如图1(1)所示,竹节本身的长度较短,其粗节直径为!M.倍,但由于转杯周长的限制,竹节的间距较小,且整个竹节效应是有规律性的。阻尼块越大、越长,竹节前出现的细节也就越细、越长,竹节间距通常可由转杯周长除以阻尼块的个数确定。这种方式生产竹节纱时,要注意由于细节的存在,会使强力下降,故捻度应有较大的增加。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改变喂入速度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喂入罗拉的速度变化来改变喂入的纤维量,产生竹节,它可以产生粗细、长度和间隔均随机变化的竹节,粗节直径为! M(倍,但这种方式产生的竹节长度本身有局限性,即竹节的长度至少大于转杯的周长,一般在300~500mm,同时最小的竹节间距也在这个范围内。809P}E7K5{$AMHYDY]YpZW中国袜业网
改变输出速度的方式,至今只停留在理论上,主要是由于输出速度高达100 m/inm/以上,要产生相应的竹节,通常要在短时间内对高速的输出速度在瞬间进行变化,由于机械惯性和冲击,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近来,又有人尝试了一种新的竹节产生方式,即在分梳辊的针齿上,利用不同角度的针齿(见图2)对纤维开松、抓取能力的差异,来产生竹节纱效应,如图1(3)所示。pZW中国袜业网
当分梳辊上的锯齿工作角、齿背角、齿距、齿密等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分梳抓取效果。锯齿工作角越小,针齿刺入纤维层的能力越强,分梳作用越大;同样,齿密越大,纤维平均所受梳理齿数越多,分梳作用越强。当棉条由给棉板与给棉罗拉握持喂入分梳辊时,在特定的区域受到特定的分梳锯齿梳理时,因锯齿工作角大且齿密小,分梳作用减弱,单纤维率降低,容易产生粗细节,在足够大的纺纱负压(≥800pa)下未被完全梳理开的纤维流顺利转移到纺杯中形成粗细节,产生连续的竹节纱效果。分梳辊的转速越高分梳作用越强,单纤维率就越高,竹节越不明显。因此,还要注意不同的分梳辊转速也会产生不同效果的竹节纱,速度越低,竹节纱效果越明显。若生产中,再配搭直径较大的纺杯和刻有四个槽的假捻盘,则成纱竹节、手感效果更佳。pZW中国袜业网
在保证成纱强力的条件下,适宜选取较低的捻系数以改善成纱外观和手感。几个方案制取的此类型花式纱的效果对比如表1。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由此可见,选取不同分梳辊速度以及纺杯直径时,成纱竹节长度及粗细不一。一般来说,分梳辊速度高,则竹节直径小,转杯直径大,则竹节长度长。实际生产中,亦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分梳辊速度搭配不同直径的纺杯及采用不同的假捻盘来达到生产多种风格各异、无明显规律的竹节纱。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1.2转杯包芯纱pZW中国袜业网
转杯包芯纱的纺纱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转杯包芯纺纱技术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转杯空心锭子,所谓转杯空心锭子是指具有轴向通孔的转杯轴。如图4所示,纺纱时使长丝通过转杯空心锭子进入转杯,而短纤维条经过分梳形成单纤维后进入凝聚槽,在转杯高速回转加捻过程中包缠到长丝芯纱上,一同被引纱罗拉引出,直接绕成筒子。pZW中国袜业网
尽管习惯上称在转杯纺纱机上加工而得的短纤和长丝的复合纱为转杯包芯纱,但实际上通过控制和选择长丝超喂比(长丝芯纱的喂入速度与引纱速度的比值)和捻系数等参数,可获得不同结构的转杯包芯纱。通过适当搭配,一般可制得三种结构的转杯包芯纱。如图/所示,我们称图/($)结构的纱为典型转杯包芯纱,它以长丝为芯纱,短纤纱包缠在外;具有图/(!)结构的纱为转杯平行纱,它的结构形态类似于一般股线;具有图/(#)结构的纱为转杯包缠纱,它是以短纤纱为芯,长丝包缠在外。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若要生产典型转杯包芯纱,长丝的喂入速度必须小于引纱速度。当纺弹力包芯纱时,长丝喂入速度应远远低于引纱速度;纺制非弹力包芯纱时,长丝的喂入速度则只须略低于引纱速度,如果不是这样将使引纱罗拉和转杯之间纱线的张力过大,从而导致断头增加。图5(1)所示的这种理想结构只出现在纺弹力包芯纱时,纺非弹力包芯纱时长丝芯纱呈波浪状。pZW中国袜业网
当控制长丝喂入速度略大于引纱速度时,可制得转杯平行纱,它没花式效应,结构形态类似于一般股线。另外,通过采用较低的捻系数也可能制得这种纱。当控制长丝喂入速度远远高于引纱速度时,可以纺制出转杯包缠纱,这种纱是以短纤纱为芯,外包长丝。通过控制超喂比和捻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的花式,例如结子纱和圈圈纱等。pZW中国袜业网
有实验对FA601型转杯纺机进行了改造,并利用它纺制了57.36tex棉%氨纶弹力复合纱。实验中,选用21g/5m棉条为外包短纤纱原料、1,8氨纶长丝为芯纱原料;转杯转速为36000r/min,分梳辊转速为7500r/min,设计捻系数为460;氨纶长丝的退绕速度通过变频器单独控制,氨纶长丝的牵伸比为3.5。pZW中国袜业网
表2中给出棉/氨纶复合纱的性能测试结果和《氨纶包芯本色纱》标准中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相应技术要求。pZW中国袜业网
从测试结果看,采用改进的转杯纺纱机纺制出的弹力复合纱的质量水平能达到行业标准要求,可以满足织造的需要。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1.3转杯花色纱pZW中国袜业网
最新的转杯纺纱品种,是采用两根喂入罗拉,将两根不同的条子交替喂入,形成颜色、品种不同的花色或复合转杯纱(见图6)。喂入罗拉的运动可随机控制,以不同的间隔喂入不同长度的条子。但是,同长竹节纱一样,这种间隔和花色的长度最小值也是转杯的周长。pZW中国袜业网
2喷气纺纱的发展与产品开发pZW中国袜业网
针对常规喷气纺纱的包缠成纱机理不适合纺制纯棉的问题,人们一直在探索自由端的喷气纺纱,目前的MVS喷气涡流纺纱便是一种部分自由端的纺纱方式。其成纱机理是利用螺旋曲面和阻捻针棒,使纤维在空心管入口处形成部分自由端,被加捻成纱。其成纱结构与常规的喷气假捻包缠纱也有所不同。喷气涡流纺纱的喷嘴结构见图7,喷气涡流纺纱的成纱过程见图8,喷气纱的结构见图9pZW中国袜业网
就目前的实际生产来看,普遍认为喷气涡流纺适合于纺制纯棉纱,而喷气包缠纺适合于纺制涤棉或纯涤纱。纯棉喷气涡流纱的强力可达环锭纱的80%,而涤棉或纯涤的喷气涡流纱强力较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成纱机理的变化,喷气涡流纱比常规的喷气包缠纱在成纱条干方面有所恶化,但仍比环锭纱略好。这是由于螺旋曲面和阻捻针棒对纤维排列的干扰所致。而如果对喷气涡流的喷嘴尺寸进行放大,则纺制涤棉或纯涤纶纱的质量(强力)也可大大改善。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喷气纱的主要特点是条干好,毛羽少,强力略低而强力不匀小,且抗起球性好。与转杯纱相比,它又有纱支细的优点。因此,作为股线和针织用纱有很大的优势。另外,也可生产包芯、交缠的花色纱。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喷气纱生产股线的优势在于:(1)纱支细,合股后仍能满足细度要求;(2)实验表明,喷气纱的股线与环锭纱的股线相比,其强力差异远低于单纱的强力差异。pZW中国袜业网
pZW中国袜业网
3、结语pZW中国袜业网
(1)转杯纱竹节的产生方式不同,其竹节效应也不相同,利用分梳辊上锯齿规格的不同来生产竹节纱,可产生规律性不明显而竹节长度较短的效果。pZW中国袜业网
(2)使转杯轴承空心后,可从中喂入长丝,并通过调节长丝张力,形成转杯包芯纱、转杯交缠纱。pZW中国袜业网
(3)双组分转杯纺纱方法可以产生变化的多种花色,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方向。pZW中国袜业网
(4)喷气涡流纺纱的纯棉纱强力较常规喷气纱高,但成纱条干略差。喷气纱在生产股线和针织纱方面有较好的前景。pZW中国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