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年前,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农妇凭着一只计算器,一个快译通,孤身闯荡中东,在阿联酋迪拜创建江苏第一家境外仓储物流公司——“亚洲大门”贸易总公司,从此与海外投资结了缘。如今,她的事业迅速壮大,销售额翻了几十倍,并在中东、欧美、非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绿田王国”。她就是宜兴市绿田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根娣。 海外破冰之旅 探索绿田化纤有限公司境外发展之路可以归纳为“三部曲”。 时间追溯到1997年,曾当过宜兴市和桥镇王母村妇女主任、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且年近六旬的刘根娣为避开纺织品贸易壁垒,孤身来到国际商品集散地——迪拜,试图在中东为公司寻求商机。对外语一窍不通的刘根娣一手提着地毯样品,一手拿着计算器和快译通,只身与世界各地的客商打交道,依靠计算器和手势的简单交流方式,20天时间拿到了两个集装箱的订单,并由此敲开了中东市场的大门,开始了绿田走出去之路。刘根娣当年就在迪拜安营扎寨,以“亚洲大门”命名,建立了自己首个海外贸易公司,并确定在无锡建立服装面料</a>和各式箱包的生产基地,生产的化纤地毯、箱包、面料服装全部通过这家贸易公司实现交易,销售到世界各地。 品牌经营之旅 当年刘根娣勇闯迪拜也许是绿田公司的一个发展契机,但此后几年,刘根娣又把目光投向了欧美市场。她和四个女儿先后在英国、德国、美国开设了四家贸易公司,产品经迪拜中转销往这些国家,把生意逐步做大。她清醒地看到,在迪拜,由于消费群体分布在东南亚、非洲、东欧等地区,这一地域的消费者比较看重廉价商品,绿田以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力,打价格牌。而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后,其独特的人文特点、地域文化、消费习惯要求企业必须设计出高品质、高档次的产品,于是她决心把企业发展重心以贸易加工为主转向品牌打造为主。这次经营策略的变化是“绿田”发展道路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后,绿田公司的出口额直线上升。从1997年走出去之前的100万美元,迅速上升到3000万美元,而重点打造的“MOYALKING”这一品牌占了公司70%的销售份额,由此绿田公司真正迈进了跨国企业行列。 转型发展之旅 近年来,绿田公司和其他纺织出口企业一样,受到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一度遇到困难,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又迫使他们先人一步考虑转型。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信息网络,刘根娣和她的女儿们又敏锐地觉察到,太阳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方考察,他们决心参与节能市场角逐,进入绿色能源产业。去年,绿田公司投入3000万美元,从国外引进了4条太阳能生产线,开始转型发展之旅。今年太阳能产业收益估计超过3000万元,为安全度过全球经济危机寒冬增添“暖衣”。项目全部投资后,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又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透过刘根娣绿田公司先人一步海外发展的三部曲,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走出去到海外发展对企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