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很多制造业没能冲过生死关。中国制造业的桥头堡广东、中国鞋都晋江、中国皮都温州就倒闭数万家企业,仅08年上半年全国就倒闭6.7万家企业,不仅如此,还有更多中国制造企业还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仅仅半年多时间,中国制造业就遭受如此大地震,痛心棘手之余不禁冷静思考,制造业在低利润的威胁之下,是不是所有的制造业都被威胁?精力耗尽而回报微薄? 据统计,我国07年出口增长率是33%,08年4月份下降到22%,5月份又涨到28%,最少说明一部分企业仍在成长,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 再仔细看看倒闭的企业,多半是过渡依赖低成本、低汇率、低劳动力,以低价格出售产品为生的企业。这部分企业缺少自己的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市场渠道不说,更是延续了传统的经营方式,试图以低价和较好的质量使自己更有竞争力,这是典型的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设计。随着现代产品价值的干枯,在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利润却在下降。加上原料成本一高,汇率一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价格下跌,企业就招架不住了,企业本身就处在倒闭的边缘。 企业处于无利润区—— 以同质产品为中心的企业设计50-70年代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传统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全世界由物质缺乏时代走向了饱和时代,标准化、大批量是以产品为中心经济的最大优势。也就有了制造业的规模经济一说,于是制造商纷纷以规模经济为目标,企业单纯依靠卖某件产品、依靠高质量、低价格来取得订单。企业中心也围绕产品生产为核心。 时至今日,制造业面临全球性、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挑战,规模和成本控制不再是制胜的法宝。 获取“利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让人惶恐,竞争对手这么多,而我们所熟悉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却越来越不好用了,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产品同质化。创新力不足使中国制造业陷入发展瓶颈,在产品同质化面前,价格成为客户下定单的重要的标杆,大家只有依靠低价参与竞争。 竞争手段同质化,如果在同一个行业,每个企业都使用-全球品牌网-同样的方法,即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产品,以同样的手法参与竞争,向客户提供同质的东西。那么,行业利润就会远远离开这样的制造企业。 另一方面,拥有下定单权的企业将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会利用日益强大的力量来压低价格,制造商们被迫降价出售产品。在对手和定单方的两方面压制下,中国制造商若想获得订单只有压低产品价格,使得行业无疑陷入更加恶性竞争的泥潭。 遗憾的是,多数制造商至今仍在延续传统的经营方式。 企业的利润区—— 以客户为中心的启发 正如哈佛著名教授西奥多.莱维特教授说的那样:顾客不是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孔机,而是想要一个1/4英寸的钻孔。而中国制造特别是那些倒闭的制造企业往往只给客户提供一个钻孔机而非钻孔。 为客户提供“钻孔”在大众市场已经开始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展开了从“产品”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早些年IBM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出售IBM电脑所得,近年,IBM卖电脑的利润只是整体利润的一小部分,更多利润转向为客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去年家电行业备受关注的“蓝深计划”拉开帷幕,IBM为苏宁提供一整套覆盖人力资源、组织、效绩等全范围的业务解决方案。对IBM来说,客户要的不仅仅是几台电脑,更是切实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当今的“产品经济”时代正在发生着变化,缺乏创新力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利润区,企业需要获得更多的利润,不应该单独卖产品,而是更应该关注客户想要什么。只有发现产品背后的利润所在,企业才有可能胜出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