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金融海啸最终贻害全球,拖累全球经济放缓。对我国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外贸型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将是中小企业最困难的时期。面对困难,我们是自暴自弃甘认倒霉还是以此为机迎难而上?家电业产业专家刘步尘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家电行业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在经济好的时候,行业很多问题显露不出来,这次危机使家电企业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危机=危险+机遇,这期间,必定会有企业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家电业得出上述心得。其他行业呢?面对危机,他们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地产业 融资能力决定地产公司命运 地产的冬天远比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来得早,从今年年初开始,地产企业就在国家的调控下早早过起“冬天”,地产企业也率先探索了走出“冬天”的策略。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以下简称“中体奥园”)管理集团刚任命了原天润置地副总裁王哲担任公司副总裁一职,将由王哲专门负责集团招标采购平台、成本控制平台、设计平台的建设以及优化品牌战略等核心发展业务。 王哲透露,目前中体奥园在成本控制方面制定了几个策略,首先是通过长期合作伙伴的战略采购,采购大宗的、全国性的物资以降低采购成本。其次,公司将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设定一个目标成本,把工程建设的各项支出成本细化,并在施工图纸上加以规范并按预算施工。此外,将进行过程控制,通过造价机构对全程的消耗情况跟进。 “目前公司过冬的最好办法是资金回笼,我们目前的在售楼盘也在做促销活动,同时也在精简用人。另外是加强融资渠道,目前我们正通过银行做一些开发贷款来保证资金。”明天地产业务总监贾玉鹏向记者表示。 “成本控制只是一方面,真正要迎来‘春天’还需很多改变。”王哲表示,首先要加强团队建设。其次,要加强企业的研发水平,房屋外形设计、绿色技术等方面要创新,万科专门成立了研发部门,在研发上已投入过亿。此外,企业要加强融资能力,目前的经济背景下,融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产公司的发展。最后,地产企业需要走品牌化道路,塑造自己的品牌,这就需要多在产品、服务上下功夫。 商报记者 潘建 钢铁业 《增收节支手册》人手一本 金融危机蔓延,房地产、汽车等产业迅速萎靡,直接导致其上游产业钢铁业的整体过冬。出口大量减少,企业纷纷减产,原料价格高企,钢材价格大幅下挫。据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透露,10月份钢铁行业将陷入全行业亏损。在这波寒流面前,钢铁企业是如何御寒的? 开源节流是目前钢铁企业必须面对的。据首钢一负责人介绍,“首钢中厚板厂编发了包括1个扳手、1张复印纸、1公斤油等71种常用材料单价在内的《增收节支点滴节约手册》,手册下发到每名职工手中,增强职工‘过冬’意识;通过开发备品备件及材料信息管理软件,将全部1130种备件、材料实行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提高备件管理的精准度,节约费用300万元。另一方面继续开展对停产设备库备件的清理工作,对不可使用的备件项目组织严格的核查整理,完成积压盘活工作,降低库存资金占用1500万元”。 首钢还在外部采购上想足了办法。通过市场动态研究,调整采购价格策略,调整品种结构和销售流向;以最低成本建立、稳定供应链体系;增加火车运输量,以减少运输成本。 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在日前也提出了对于钢铁企业过冬的建议, 一是企业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行控制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适度减产、限产,坚持没有合同不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二是要进一步做好降低采购成本和增收节支工作。 三是要特别注意防止竞相降价、杀价,不形成新的三角债。 四是企业要严格控制钢材库存,对企业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严密监控。 商报记者 潘建 航空业 三大航空公司共享维修资源 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很多公司都受困现金流难题,蒙牛老总牛根生参加一次企业家聚会时,就痛哭流涕地讲述了公司目前的现金流困境。为摆脱类似困境,中国国航昨日宣布,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的境内中期票据,期限为3年或5年,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国航也提出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并提出“2008年国航综合能耗水平比2005年下降8.51%”的总体目标。昨日,国航西南公司告诉记者,国航提出“大项能耗出成效,小项能耗出效益”。其中“大项”指的是占全公司能耗99%以上的航油消耗,国航已实施给飞机瘦身、缩短航程等办法。 而在这种特别时期,国航也针对小项能耗采取节约措施。8月初,国航西南客舱部办公楼的大约80台分体式空调装上了空调节能器,以让每台空调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节电20%。 面对目前困境,东航成立了一个危机应对小组,要求在全公司压缩成本。记者从东航了解到,公司正实施直接运行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项体系包括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该公司特别针对飞行员出台了节油奖励,用以鼓励飞行员巧妙利用驾驶技术降低油耗。此外,东航还调整了运力及航线,主要是对国际航班进行缩减。东航透露,目前东航正计划通过引入外资和寻求重组来增强公司整体实力。 南航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体管理人员每月减薪10%,成了中国首家通过减薪来解压的航空公司。南航新闻发言人邵富强告诉记者,除减薪外,南航也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头等舱和公务舱收益、压缩基建投资、优化负债结构等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全员拼搏的动力,以应对油价高企和市场疲软。 更为特别的是,以往习惯了单打独斗的航空公司此刻开始抱团作战。在第七届珠海航展上,东航 、南航、国航共同签署了飞机维修领域合作意向书,拟在航线维修、航材共享、深度修理及机务培训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标志着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在飞机维修领域方面进行了首次合作。目的只有一个,降低飞机维修成本。 商报记者 肖玮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海外逆势扩张 面对危机,以中小企业外贸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更有切身体会。“危机真的来了。过热的时候,我们需要变得冷静。大家都失去信心的时候,我们需要突飞猛进,这就是商业。”过冬论的首倡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逆势而动,继续扩大外贸,“以不变应万变”应对经济疲软。他选择了一条令外人看起来有些惊讶的线路——继续投入,扩张外贸。 在马云逆势而动的策略中,阿里巴巴率先启动了由B2B首席执行官卫哲领衔的“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生存发展”的特别行动计划,其中,仅“帮助中小企业吸引全球买家”的海外推广计划就在海外投放广告达3000万美元。阿里巴巴表示,这将有助于中小企业过冬,为客户提供更多、性价比更高的推广方式。 之后阿里巴巴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援冬”实质性产品“出口通”。这是阿里巴巴启动“150亿援冬计划”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步骤。通过变相降价的方式让利给受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阿里巴巴CEO卫哲表示,目前全世界像中国这样形成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和生态链的国家还没出现。10年之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国家以及最大的出口基地的角色不会改变。中小企业目前遇到的出口难等问题只是短暂的。这是阿里巴巴坚持协助中小企业继续在海外寻找商机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马云早就看到必须和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早在3个月前他就表示:“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 商报记者 罗添 纺织 服装业 扩大内需 做好研发设计 家纺企业怡莲集团董事长彭善超表示:从今年广交会的情况来看,客商比往年来得少很多,但质量比往年高。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需求急剧减小,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但这主要是集中在中低档次产品上。怡莲作为家纺类企业受到的冲击远没服装业那么大。这说明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应更加注重品质、品牌和设计,不能纯粹加工产品。 中国的服装和玩具类企业受冲击较大,主要是因为出口的大多是中低档产品,附加值低。彭善超表示,企业在做好开源的同时还应做好节流,主要是在成本控制、差旅支出、库存采购等方面的控制更加严格,在人员方面加强绩效考核。 雪莲董事长陈涛表示,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国外的订单减少,国外客户在质量和价格上也更挑剔。今年和往年相比,增长势头放缓,但和国内很多面临停产、裁员、倒闭的企业相比,雪莲的情况要好很多。这源于雪莲的品牌号召力。目前雪莲也加强了国内的运作,扩大内需,做好研发、设计等。 梦娜袜业总裁助理丁伟表示:目前梦娜袜业的外销出口业务占到了总收入的6成左右,鉴于整个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梦娜主动调整了策略,放弃了国外一些规模较小、信誉不好的客户,专心做好当地大客户,同时扩大内销市场。目前来看,这样的策略不但没使销量降低,反而略有提升。 同时丁伟表示:凡能做大做强的企业都要经历过好几次危机的,金融危机下,企业不会快速扩张就会求稳发展,专心做好品牌建设是促使企业壮大的好时机。 商报记者 王晓玥 家电业 做好国内市场才有底气 “全球经济危机对家电行业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已显现出来。”昨日,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已波及欧洲,甚至一些新兴国家。而作用在国内家电企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外订单的减少”。 杨东文介绍,虽然今年前几个月家电企业出口增速仍有20%的增长,但第三季度开始,订单持续减少。在前不久的广交会和香港电子展上,本来活跃的海外进口商发出的订单很少,甚至选择不参会。这几个月,创维的订单减少了20%左右。 此外,家电内销增长也减缓,国内市场已出现负增长。整体消费能力下降。 谈及如何度过此次金融危机时,杨东文坦言:“生存是第一。”他表示,首先应该减少企业库存,尽可能变现;其次,减少资本性的投入支出;再次,改变公司结构及减少工作流程,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最后,企业会加大在研发渠道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市场竞争力。杨东文强调,目前很多企业都采取裁员措施降低成本,但创维目前还未考虑这一点。 产业专家刘步尘则表示,家电企业采用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裁员、降薪及减产等方式控制成本。目前这些措施已被许多IT企业所运用,据他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家电企业将迎来一场减产裁员。 刘步尘同时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家电行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经济好的时候,行业很多问题是很难显露出来的,这次危机将使得家电企业修炼好内功,用更好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危机=危险+机遇,有竞争力的企业将抓住机遇,脱颖而出。” “其实,这次金融危机在年初就被国内许多企业所预知,如海尔,它的部分海外市场在欧美,还有工厂在美国,所以对它的冲击很大,年初,海尔就已预见美国市场的低迷,从而选择了把其在美国的高端产品引入国内。这就叫做‘保证后院不失火’。只有把国内市场做好了,才能有底气。”刘步尘强调。 企业和专家普遍反映,扩大内销是弥补出口损失的最直接的办法。“从今年开始,家电企业都加大了农村市场的投入,‘家电下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国内家电企业应该要把农村市场开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