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场的带动下,义乌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块状经济特点明显,已经形成饰品、拉链、玩具、制笔、工艺品、袜业、无缝针织服装、印刷包装、化妆品、文化用品等十多个具有一定优势或者明显优势的行业。面对当前国际背景下的竞争,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这些行业正面临着新挑战与新考验。产业竞争力决定地区的竞争力,义乌工业行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义乌工业各重点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认真探索并不断取得进步,带动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壮大。如玩具、饰品、工艺品、无缝服装、袜业等行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创新发展模式,集聚创新力量,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专利制度和自主品牌建设,工业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一、义乌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做法与特点 1、技术创新是行业取得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构成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整个行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构成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市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装备创新。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而为了满足新产品生产的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新工艺新设备创新。产品的创新不断,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持续繁荣,形成行业的集聚效应和战略性优势。 2、市场成为工业技术创新效应的放大器 技术创新通过市场的放大作用,支撑着市场优势的构筑,促进了市场持续繁荣。同样,技术创新成果也经受市场的考验和检验。如饰品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度重视对市场趋势的研究和把握,主动接轨世界时尚潮流与文化,积极研发新材料、新工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使得饰品行业得以健康发展,成为义乌市最大的优势行业之一。国际商贸城中饰品经营区已成为最繁荣的区域之一。 3、技术创新助推“义乌制造”发展与提高 义乌工业近年来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有了一个飞跃。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8亿元,先后被授予无缝针织服装、拉链、制笔、化妆品、工艺礼品等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新工艺、技术嫁接和集成创新,助推“义乌制造”向“义乌创造”转变。 二、义乌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义乌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产品的生命在于创新,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义乌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强,行业技术创新缺乏合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压价竞争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企业因为创新人才严重短缺难以创新,一些企业因为创新需投入资金,认为风险大,不愿意创新,导致创新投入严重不足。这些认识上的问题与不利于创新的因素制约着义乌工业新一轮的发展与提升。 根据义乌工业块状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实际,我们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整合力量,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求突破。政府、行业团体要着力于建立与健全创新机制,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优化技术创新环境,从而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开创义乌新型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 1、必须确立技术创新战略,寻求提升工业行业的方法与路径 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而言是指在技术创新领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核心是企业对占有、开发、使用和放弃的技术种类进行选择,然后决定技术创新的投入,选择技术创新的方法与路径。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根据发展目标、发展所处的阶段、经营战略、实力、产业竞争态势等进行综合评判以后作出选择。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有领先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 领先创新战略致力于在同行竞争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成为市场领先者和技术垄断者。这种战略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R&D投入大,即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销售额比重应在百分之五以上甚至达到百分之八,确保在技术开发方面领先一步,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秘密形成技术“壁垒”,树起领先创新者的市场形象,可以在一段的时间内享有一定的超额垄断利润。然而,领先创新也是一项高风险性技术活动,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 模仿创新战略是对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再创新,生产出在性能、质量等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模仿创新是较复制和模仿都更为高级的行为,它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创新活动,是在学习、理解基础上的改进提高和创新,有质的飞跃。但是实行模仿创新战略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握,合理避开专利制度,努力在产品的差异上做文章使得模仿创新产品性能更趋完善,并通过合法的手段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合作创新战略是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合作创新战略纵向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横向可以与同行共同组建研究开发中心,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合作创新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也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合作创新还能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义乌玩具行业协会与浙江大学共同组建义乌市玩具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提出了五大规划,即战略合作伙伴规划、研发中心规划、品牌化推进规划、产业链规划、资本运作规划,近期着重解决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产品检测等重点问题,努力提升义乌玩具行业整体形象与竞争力,是合作创新的一个典范。 2、必须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开放的区域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能更好更快地提升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培育创新主体、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步伐、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加强创新技术的保护。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义乌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是培育一批具有强大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突破技术瓶颈的制约,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在当前我市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资源相对匮乏、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背景下,有效地整合科技资源,搭建一批创新资源配置更优、联合创新能力更强、开放服务水平更高、具有良性自我发展机制的公共创新平台,是义乌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支撑。要加快创建科研院校义乌虚拟研究院、创意设计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积极鼓励组建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工业生产力,必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高等院校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支持和鼓励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从科研项目到科研成果再到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整个开发链条,力促科技成果在短时间内发挥效益。 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策环境,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风险投资主体、投资对象、撤出渠道、中介服务机构和监管系统的风险投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加强创新技术成果的保护。为加强创新技术的保护,企业要树立专利意识,建立专利制度,激励创造,运用专利武器保护创造成果,使专利制度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要全面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优势行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充分运用标准的带动和提升作用,提高产品的层次水平,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企业、连接政府、提升行业、人才引进、产品研发、信息交流、行业自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