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周以来,国内棉纺企业再度纷纷大幅上调棉纱价格,涨幅普遍达到500-1000元/吨,其中江浙市场KC32S、KC40S以及JC40S棉纱的报价分别达到21000元/吨、22000元/吨和25500元/吨,高配40S(特纺)纱的报价甚至达到22000元/吨以上。而且连续保持了近一个月稳定的气流纺纱报价也全面上涨,涨幅也普遍在300-500元/吨,部分棉纺厂认为,棉纱的涨幅已高于棉花至少1000元/吨以上,企业的利润较前期大幅上升。 分析如下: 一、受内销市场需求阶段性放大的推动,棉纺厂和中间商联合起来操控市场,“卖落不卖涨”的心态非常强烈,使市场供应量明显下降; 二、由于下游织造、服装担心棉花、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等原料价格再度上涨,囤纱的目的性很强,虽然根据订单囤货,但短期推动作用很大,而且签了订单,不管纱价涨跌总要进货; 三、从棉花上涨到棉纱、坯布有个“滞后期”,棉纺厂在高棉价的推动下,降低纺纱量,降低市场供应量; 四、棉纺企业及下游织造企业资金较前期相对充足,对棉价和纱价的承受能力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