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吉林辽源千喜袜业公司老板王玲的工作更忙了,虽然辛苦,却十分充实。她忘不了下岗后是辽源市总工会组织的创业就业培训,让她学有所长,还懂得了怎样开拓市场、办好一个企业。如今,她的公司拥有袜机40台,年创利润5万余元。 目前,在辽源像王玲这样经过培训成功当上“小老板”的求职者有260人,其中88人是大学毕业生。工会以免费培训、发放补贴、对口安置、跟踪帮扶的一条龙服务,使更多的求职者得到了实惠。 2005年8月,辽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发挥该市袜业产业的传统优势,建设长江以北最大的棉袜生产加工基地。市总工会敏锐地意识到这可以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遂主动与东北袜业集团协商,共同建成了拥有70台袜机,可容纳140人的袜业实习厂,同时建立了模拟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解决了教学场所的问题。 据悉,工会还与袜业集团协调,争取到了贴息贷款5000余万元。大学生每人可获得25万元的流动资金和25万元的设备购置款,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创业缺少资金的问题。 市总工会还邀请纺织厂老工人、高级技师和纺织技校教师为学生授课;结合大学生创业,请袜业集团的专家顾问团,给大学生讲授设计、市场、管理、营销课程,增强了大学生创业培训的针对性。 截至目前,已培训纺织学员1600多名,全部达到考核标准,90%的学员找到了工作岗位,其中有20%的人成功当上“小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