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和提升挺起“脊梁” ——义乌小商品为“中国制造”扬志气 从今年9月1日起,海关总署对义乌小商品出口实施新的监管政策:把8000多个税则号简化到98个,施行属地申报、口岸放行等优惠通关措施,并由杭州、上海、南京、宁波四海关同步执行。这是新中国海关史上首次为一个县级地区出台如此特殊的监管支持政策,这也充分表明义乌小商品的质量已经得到全球采购商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持续繁荣,我市围绕市场发展,因势利导提出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发展战略,迅速形成本地工业快速崛起、周边企业迁移靠近、名牌产品不断集聚的良好效应。目前,义乌市场已引进全国名牌产品500多个,其中国际知名品牌占45%,省级以上著名商标2600多个,6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在义乌设立销售窗口。市场内拥有1900多个大类、43个行业、40余万种商品,形成了以国际商贸城、宾王市场、篁园市场、针织市场等十多个专业市场为核心,30多条专业街相互支撑,商品出口辐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出口小商品1500多个货柜,外向度达60%以上的全球最大市场。2006年中国小商品城商品成交额315亿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集贸市场榜首。今年上半年完成成交额182.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2%,继续领跑全国集贸市场。 面对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国际市场环境瞬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领导居安思危,适时提出了以“创新、提升、和谐”作为“十一五”发展的主题,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创业创牌为动力,克服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在更高层次上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 与此同时,我市一批龙头企业也迅速行动,掀起了“创新、提升、发展”的热潮。袜业骨干企业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先后从意大利、日本、韩国进口全电脑织袜机5000多台,生产的袜子大部分出口海外,去年出口商品额达5200万美元,其中欧美市场占80%以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梦娜公司董事长宗谷音说:“欧美市场是我们企业产品出口的主阵地,虽然门槛较高,但公司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一批老客户。2003年3月,意大利的一位客户在向我公司订40万打袜子时透露,很快进入欧美市场的供应商要过SA8000全球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关。从那时起,我公司就主动索要有关资料,并着手从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健康安全、职工待遇、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障、人权保障、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人性化的管理、规范化的运作,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挺起腰杆争得了欧美市场的份额。近年欧美市场虽对纺织品出口附加了一些技术壁垒,但我们企业进军欧美市场的产品仍以翻番的速度在扩展。最近美国一家公司一次就向我公司订货700万美元,我们的产品就是靠品质在海外赢得了市场。” 无独有偶,近日浪莎控股集团作出决定,今后不再接受“沃尔玛”的低档产品订单。这一消息不但在本地企业界引起震动,也令国内同行刮目相看,纷纷赞许义乌浪莎公司“牛”。据了解,去年“沃尔玛”直接和间接向浪莎集团下的订单价值超过500万美元,今年浪莎集团又已接到了“沃尔玛”价值220多万美元的袜子订单。这一声“不”,意味着浪莎集团将失掉去年近4000万美元出口总额中1/8强的业务量。但由于“沃尔玛”采购的袜子大部分是附加值较低的一次性产品,这对“要向世界名牌看齐”的浪莎集团来说,于长远发展绝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为了今天说的这一声“不”,浪莎集团事先作了充分准备:与欧洲销售商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开发了抗菌除臭、运动系列等60多个大类的高附加值产品。这些新产品实现的利润,有望达到“沃尔玛”订货利润的2到3倍。“东方不亮西方亮”,今年集团出口额预计将达到6000万至8000万美元。 对此,浪莎集团总经理翁荣弟说:“我们虽然是靠经营小商品起家的,但企业发展到今天就要向世界名牌看齐。现在不接‘沃尔玛’的低档产品订单,不但不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反而会促使我们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后浪莎将集中精力负责研发和生产,而欧洲销售商则专门负责市场开拓。这样的合作可摆脱单方依赖,实现互利共赢。今后‘沃尔玛’如果还要寻求与浪莎企业合作,那就仅限于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记者 张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