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吉林化纤集团:壮写东方“丝路”的新传说
时间:2010-09-14 09:16:17 来源:  作者:
 民族精神作为中国人的脊梁,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弥漫在天地万物间,横亘在历史长河中,熔铸在人的人格、性格里,呈现在人的信念操守上!当然,中华民族精神,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顽强进取的行动上!他们的报国壮举,他们的聪颖与智慧,他们的开拓创新,无不用活生生的事实诠释着民族精神的底蕴与内涵,无不彰显着中华雄魂的当代形态!他们无愧于中华赤子,无愧于时代强者!王进军就是众多赤子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21世纪初的中国,在一个素有“北国江城”之美称的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有这么一位45岁的东方男子汉,率领着一支用科技与创新打造而成的劲旅,以其卓越的风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丝路”,并在这新世纪的丝路上写下了“东方丝王”的新传说。


  这就是王进军和他所率领的吉林化纤集团。


  仅仅是四个春秋,他就用独特的、全球化的非凡与魄力、开拓的步伐,辟出全新意义上的东方丝路,并在这丝路上,撒下了用智慧、胆略以及火热的爱国情怀编织成的悠悠“驼铃”……这“驼铃”声,不仅摇响了一位中国青年企业家的跨越式前进的铿锵足音,还摇来世界关注的目光!


  我们沿着这全新“驼铃”声的走向,走进王进军的成长岁月,才发现那里有着比古丝路还要引人深思的故事……


  王进军,1962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几句简单的介绍,似乎看不出王进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回头再看看这简单介绍之后的那些荣誉光环,就感到这简单的背后,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中国化纤协会副理事长、中共吉林市委委员,吉林市人大常委。2005年获中国纺织行业企业家创业奖,去年又被评为中国纺织行业2006年十大创新人物。先后荣获“吉林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一连串的光环,让人感觉到了王进军的非同凡响。


  1984年参加工作的王进军,先后在北方一家大腈纶企业主管过设备,也曾下海在一家外资企业任项目经理。随后进入吉林化纤集团,他从设备副处长起步,再到奇峰公司总经理。2002年春,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


  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王进军都认真负责勇于创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说起2002年春天,他受命执掌吉林化纤集团的“帅印”时,王进军总是笑称那是一个“高点起跳”的人生转折。


  是啊,接掌这个帅印,太难了。吉林化纤老董事长使一个年产粘胶短纤只有10000吨的小厂,变成了行业巨人,在这种情况下接任老总,压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国有资产经营、化纤及纺织纱线生产、商业贸易、建筑安装于一体的大型化纤综合企业,主导产品包括粘胶纤维、腈纶纤维、化纤浆粕、纸制品在内的四大系列130多个品种。产品除热销国内20几个省市外,还远销韩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吉林化纤的“白山”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接手这样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名震天下的大型企业集团之“帅印”,王进军感到了些许压力,但更多的是从颇具挑战意味的现实中,体会到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面对吉林化纤过去的业绩,王进军清醒地认识到,老吉林化纤靠的是苦练内功!那么,新吉林化纤要打造一条通向世界的新“丝路”,靠什么?王进军出语铿锵:“凭借开拓与创新,在吉林化纤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谱写出‘丝路’上的新传说!”


  新传说的第一笔应该落在哪里呢?


  以企业内部改革,开启吉林化纤的新时代!


  在一次领导班子会上,王进军说:“都说管理就是效益,我看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就因为有效的管理必须是科学的管理。所以说,这句话得改成‘科学的管理才是真正的效益’。因此,企业内部的改革必须要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科学为手段。”


  科学的眼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谋略,让王进军在心中已久的“大化纤架构”悄然走进现实。那么,在王进军的构想中,“大化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蓝图呢?


  “大化纤,必须是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企业!”王进军激情满怀地说。他的激情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没有根基的捕风捉影,而是源于他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科学谋划。


  吉林化纤良好的生产基础、品牌效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都已经成为他实现“大化纤”理想的必备条件,而当务之急是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机构改革。


  于是,吉林化纤从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建设入手,确立了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资产清晰、权责明确、相对独立”的关系,成功构建了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体系,剥离托管非经营性资产2.1亿元。


  随后,吉林化纤引入了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主要内容的“5S”管理法。在同行业中,吉林化纤率先完成了质量、环境、安全三体系整合认证。


  紧接着,他又将物资计划与采购职能分开,实行计划、采购、质量跟踪的闭环管理。随后,王进军在分配体制和用人制度上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压缩岗位、以岗定薪、精简人员、竞聘上岗。在他的主持下,吉林化纤集团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理顺了管理职责、管理标准、管理程序,实施了业务流程再造。


   “所有的改革得益于一个重要的支撑,那就是覆盖全集团的网络建设。”这个网络主要包括财务软件的升级、OA自动化办公系统及ERP管理信息系统的改造、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统一会议视频系统的开发等等。

  王进军主导的改革在迅速推进。


  以岗定薪的问题解决了,竞争上岗的问题解决了……


  经过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在成功打造一支优秀企业团队的同时,员工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企业改革得到了员工的支持和响应。在企业人员分流过程中,由于分流措施到位、思想工作到位,先后有4000多人顺利分流,实现了主体效益的最大化,为吉林化纤的进一步壮大创造了条件。


  “丝路”新传说,不是杨柳春风的温柔小曲,也不是燕啭莺啼的浅吟低唱,而是“大江东去”的雄浑壮烈,是黄钟大吕的铿锵豪迈……王进军不仅仅是一位善于科学管理的企业家,还是一名勇于创新、勤于耕耘、精于谋划的开拓者……


  为了早日迎来“大化纤”时代,王进军纵横捭阖于国际市场,挥写风流于东方“丝路”,以其科学的思维与谋略,开辟了吉林化纤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德国恩卡集团公司凭借其独有的工艺技术和卓越的产品品质一直独步于国际粘胶长丝纤维市场。在恩卡总经理金宝先生眼中,吉林化纤无论是发展速度、产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竞争对手。


  2004年5月,德国恩卡集团公司总经理金宝先生到中国福州参加一个国际粘胶纤维会议。借此契机王进军与金宝先生进行了单独会晤,并提出了双方合作的构想。


  经过双方的坦诚相待,终于达成共识。


  双方合资建设年产5000吨粘胶长丝项目很快便进入实质阶段。


  王进军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他的目光永远投向未来!


  2004年11月,刚刚主持完成第二个6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王进军竟然向技术提供方———意大利蒙特公司提出技术转让许可的要求。许多人并不理解王进军的用意。


  日后大家才知道,这是王进军给未来埋下的一个精彩伏笔……


  一年半后,当王进军做出与蒙特公司合作再上15万吨腈纶项目的决定时,虽然意方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但许可证一事让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没有更好的选择。


  经过几番磨合,双方终于合作。


  2005年12月6日,吉林化纤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作建立了吉林吉盟腈纶有限公司,总投资17.7亿元,新上了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10月22日一次试车成功。15万吨腈纶项目全部达产后,加上原有产能,吉林化纤集团腈纶产量将达到3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腈纶生产基地。


  在向国际上“开疆拓土”的同时,大力开辟国内新“丝路”!


  几年来,吉林化纤成功收购了四川宜宾的上市公司“长江包装有限公司”的有效资产,还取得河北藁城合作生产棉浆企业98.5%的股权,使该企业成为吉林化纤的原料基地。吉林化纤人自主创新开发的天竹纤维荣获了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特别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技术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并在国内外市场掀起层层涟漪,经过几年来的市场运作,深受国内外纺织行业的关注……


  “吉林化纤40多年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它不能做一艘小船,至少要做一艘巡洋舰,才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这是对王进军“大化纤”构想的最佳诠释,也是他们宏大胸怀与非凡气魄的真实写照。


  正是胸怀着“大化纤”的宏伟构想,王进军的脚步,才显得那么急促、匆忙,但我们从他那急匆匆的足音,听出了刚毅、稳重和创新的旋律。


  吉林化纤的管理基础和企业文化是赫赫有名的。从1996年开始就经历过这种文化洗理的王进军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但是不同时期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内涵。”他还说,“企业文化不是形式上的东西,不能在歌舞升平中去理解,文化是具体的,具体在员工的生活与发展的要求上。”


  2005年8月,因教育资源不足,企业的子弟中学、小学停办了,王进军责成专人到市内联系,把1200多名子弟分别送到了市内的几所名校。


   2005年2月,王进军得知通勤车十分拥挤,员工上下班十分辛苦,便决定在原有21辆通勤车的基础上,再购进10辆。


  这些看似不起眼睛的“小事”,在王进军眼中,件件都是关乎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大事。


  忠诚于企业,不仅是对员工的要求,也是王进军对自己的要求,只不过因其岗位特殊,而与普通员工的表现方式不同。


   有一个“全国第一标”的故事,曾在吉林化纤传为佳话。在15万吨腈纶及附属项目开工前,王进军采取了一个“无标底投标”的办法,即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投标者的投标报价确定置信区间,在置信区间内计算出标底,从而避免了标底泄漏、围标、串标的现象发生。这样一来,找熟人说情的,找领导写条子的也都不见了,因为王进军也不知道标底是多少。


  也正是这种无比的忠诚度,使得王进军以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东方的“丝路”上续写打造现代化企业航母的新传说,使吉林化纤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实力与规模也日益增长扩大……


  自2002年以来,吉林化纤综合化纤生产能力增长三倍;销售收入增长了两倍;经济效益增长一倍;在中国纺织行业竞争力排名中连续三年获得前十名。


  豪迈进军摇征铎,壮写丝路新传说。


  面对未来,王进军充满自信与激情,他正用科学发展的、全球化的目光,雄视前方,努力勾画着“大化纤”的宏伟蓝图:


  争取用五到十年时间引领吉林化纤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


  前程似锦,蓝图如歌……


  我们相信王进军一定会在这美好蓝图的映照下,率领吉林化纤,用智慧与汗水,在新时代的东方丝路上,谱写出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美丽新传说……


  来源:天讯在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