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
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氨纶涨价之痛——部分针织企业生存现状扫描
时间:2010-09-14 09:16:57 来源: 作者:
4月18日,本报针织专刊刊登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起草的《致氨纶生产企业的公开信》,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文中反映了今年以来国产氨纶丝价格飞涨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针织及氨纶包芯纱生产企业。
亏损没商量部分企业开机率不足70%
提起氨纶涨价,很多针织和氨纶包芯纱生产企业都深感切肤之痛。“氨纶丝价格大幅上涨后,我们接单困难,成本增加,利润降低。”青岛一家企业的吴先生这样描述涨价对他们的巨大影响。据他介绍,当地大部分使用氨纶的针织企业开机率不足70%,而且大都生产大路货,利润极低。“能存活下来的就是好企业了,有的企业开机率不足10%。”吴先生沉痛地说。他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企业经营、运作就很困难了,春节前相对好一些,因为还有去年的订单合同,这些合同执行完了,就接不到单,企业陷入半停产状态。他自嘲地说:“还没到‘五一’,员工就提前放假了。”就他所在的公司而言,原先有150人左右,现在上岗的不到90人。即便如此,他们还算幸运的,因为还能领取到工资,而据吴先生了解,当地不少企业的职工现在连3月份的工资还没拿到手。当记者问起公司的利润情况时,他尴尬地笑了笑说:“原先利润率超过10%,现在是-10%。”
在这场原料涨价的浪潮中,中小企业固然经受不住冲击,一些大型企业同样苦不堪言。浪莎集团品牌部部长吴文忠坦言,企业现在压力很大,氨纶丝价格涨得幅度太大,而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没有提升,难以消化提高后的成本。这在袜子生产企业中可能较具代表性,因为这些企业产品基本上都含有氨纶。“像我们这样有品牌的企业还要好一些,可以向高端发展;没有品牌的企业,市场就不好做了。”吴文忠说。
一些氨纶使用量不大的针织企业,虽然是隔岸观火,但也不轻松。福建三明宝泰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说,氨纶在他们的生产原料中只占10%,涨价的影响不是很大,但现在涤纶的价格也跟着涨,每吨涨了2000多元。“我们涤纶用得很多,现在也涨价,这很要命。原料价格涨得这么快,肯定有问题。”陈洪质疑到。山东如意集团针织经营中心总经理田中胜表示,氨纶涨价后企业成本到底增加了多少,不好估算,因为每季生产的面料都不相同,但肯定会影响成本,企业可能会考虑减少氨纶使用量。 相比较之下,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成衣制造商,对氨纶涨价的影响感受最为间接。上海欧迪芬内衣精品有限公司采购部副经理蔡瀛说,虽然内衣面料80%~90%都要使用氨纶,但由于一年四季的面料都在变化,而且不同的供应商报的价格都不一样,所以没法作纵向的比较。
突出重围走向高端、走向国外
“Tobe,ornottobe?”当年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面临的难题,如今切切实实地摆在了一些针织企业的面前。是死,还是活?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们,积极地寻求突围。如何展开自救,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宝典”。浪莎的做法是适当调整产品结构,转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据其品牌部部长吴文忠介绍,其他袜子生产企业也在做调整,例如在半成品中少用氨纶,改用其他原料替代。吴江市鑫超针织厂也是饱受此番氨纶涨价之苦的企业。其总经理吴建东说,企业每月要消耗七八吨氨纶,现在氨纶丝价格涨了这么多,他们只好用别的原料来替代。“我们现在正试产一种特殊的产品。”吴建东带有几分神秘地说到,当记者追问是什么产品时,他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在鑫超,目前附加值高的产品,如棉氨纶、人棉氨纶、真丝氨纶等面料还在生产,主要用于出口;沙发套的销量虽然很大,但由于价格低,就停止生产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将企业搬到国外去,成为不少企业的战略选择。青岛这家企业就准备移居印度,“那里的政策环境好,市场对我们来说也是新鲜的。”吴先生这样解释他们即将实施的乔迁,“国外氨纶比国内低2万元/吨,但征收61%的关税后,每吨就比国内高出三四万元,国内外企业不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他说,现在业内很多企业都要搬到越南、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不少中国的外资企业也都撤了出去,但他也承认,这实施起来有诸多不易。与客户协商,分担成本,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金坛市卿卿针织厂、福建福纺针织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认为,要提高产品价格,应双方分担一下原料上涨带来的压力。但这也很难行得通,因为订单多是几个月前签订的,产品价格无法随原料一起上涨。
唇亡齿寒上下游良性循环才是出路
采访时,不少企业表示,对国家实施的反倾销政策不理解,因为这造成了氨纶价格的垄断,有些氨纶生产企业趁机哄抬物价,尽管暂时能获取暴利,但终归不会长久。且不论价格暴涨可能引发的非理性投资热,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来说,一方掉链,会导致全盘受损。而实事也正如此,据青岛吴先生反映,由于现在很多氨纶用户处于亏损的境地,影响了对原料的需求,市场上40D与70D氨纶丝价格开始有所松动。被采访的大多数针织企业都认为,目前氨纶市场的价格不正常,也不会长久。“我们用户企业统统死掉了,他们氨纶企业的日子会好过吗?”一位企业的负责人说,话语虽带有几分激愤,但也阐述出唇亡齿寒的真理。专家分析说,目前氨纶价格上涨从表面上看,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外需求强劲造成的,而国外这些买家手中的订单很多是从国内企业流失的,我们牺牲了自己的下游用户企业,培植了竞争对手,最终受损的是我们自己。
转摘自“中国纺织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聘英才
|
推广服务
|
网站制度
|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