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琶洲展馆一期首次设立进口展区,我市禅城、南海、高明、三水四区仅7家企业报名参加 记者昨天从市外经贸局获悉,第101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30日分两期在广州流花展馆和琶洲展馆同时举行,在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后,将设立进口展区。 由“出口”改为“进出口”的第101届广交会,第一期从4月15日至20日,第二期从4月25日至30日,主要展区分工业类及进口展区、纺织服装类及医药保健类、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据市外经贸局相关人士透露,第101届广交会进口展区将设在琶洲展馆一期21.2展厅,共有600多个展位,展览时间为4月15日至20日。参展展品分为工业、消费品两大类,并按展品类别设定9个产品区: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高新技术、五金工具、建材及厨卫设备、日用消费品、装饰品及礼品、珠宝首饰、食品及农产品。 据悉,进口展区的海外招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从1月29日起在各省市对国内采购商需求进行调研。在佛山展开的一项意在为展区征集采购商的调研活动昨天结束,我市的禅城、南海、高明、三水等四区仅有7家企业报名参加进口展区。“报名企业少,首先是因为进口展区是首次设立,很多企业不了解。更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展区的设置与佛山进口贸易结构不是很匹配。”市外经贸局相关人士分析说。 统计显示,2006年佛山进口总值为98.4亿美元,其中以加工贸易形式进口的总值为58.1亿美元,约占60%;以一般贸易形式进口的总值为33.4亿美元,约占30%。即使在一般贸易进口中,佛山进口的货品也大多为钢、铜、纸张、木材等原材料,比较少成套设备和消费品。而广交会由于其看样成交的特性,在进口展区的参展商品却往往是这些佛山所需较少的商品;而加工贸易进口的买卖双方、商品类别都基本固定,企业比较少到展会上进行物品采购。 据悉,进口展区为采购商设定的“门槛”,也阻碍了一批佛山中小型企业前去采购。有关部门现在规定,采购商必须是上一年进口产品总金额为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是具有两年内的进口产品采购预算的非企业单位。尽管有诸多不利条件,上述人士还是提醒企业,要多关注进口展区的政策变化,一旦有机会就利用展区来采购进口物品。 (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