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源祥将超细羊毛面料作为礼品赠送奥组委 1995年,当刘瑞旗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们要赞助奥运会”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这个上海男人的一句狂言而已。要知道,成为1996年亚特兰大的赞助商需要2000万美元,这对于当时的恒源祥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2005年12月22日,当刘瑞旗在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时光似乎又回到了10年前,他依然还是那个敢于“口出狂言”的上海男人。而如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门槛已经达到了约两亿元人民币。 10年一瞬,刘瑞旗终于可以喊出那句“奥运有我”的话了! 奥运营销进行时 2006年12月22日,在成功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一周年之际,恒源祥启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大赛,公开向海内外征集设计方案。 据悉,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正装和家用纺织品赞助商,恒源祥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包括服装、帽子、手套乃至鞋子、袜子在内的全套礼仪装备。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表示,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礼仪装备不仅是恒源祥的事,也是中国人的事。因此,恒源祥决定以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这样的方式,来确定最好的礼仪装备。 据了解,此次大赛将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分为预热、征集和评审三个阶段进行。组委会将邀请众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权威评审团,对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到的设计方案进行筛选和整理。评审团将从2007年9月开始进行评选工作,并在北京奥运倒计时100天时举行颁奖晚会,推出优秀作品,宣布候选作品将有机会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正式礼仪装备。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王钧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大赛使国民更好地了解奥运文化和体育精神,使海外人士能够参与和了解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进程,从而提升全球人对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的热情。” 对于恒源祥来说,此次大赛还有另一层意义:大赛不仅将恒源祥2006年的奥运营销推向了高潮,而且还揭开了更为精彩的2007年奥运营销的帷幕。 根据往届奥运会承办国的经验,奥运会举办前半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和奥运会举办后一年,是奥运商机最旺的三个时期。而恒源祥的奥运营销则从签约成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2006年3月,恒源祥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2006年恒源祥全国市场推广会”,为奥运营销活动预热;2006年5月31日,在离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倒计时800天的日子,恒源祥发布,2008奥运营销主题为“奥运有我”;2006年8月8日,恒源祥成为奥运倒计时两周年庆典活动《好运北京》独家赞助商;2006年恒源祥还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奥运纪念版羊毛衫、羊绒衫、羊毛内衣、床上用品等新品,开设了数家恒源祥奥运商品专卖店…… 奥运梦想 从2005年12月22日恒源祥拿下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后,刘瑞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动全公司和奥运“找关系”,用他的话说就是:“从现在开始,恒源祥所做的全部事情都要和奥运会有关。” 和奥运“找关系”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恒源祥到底想从奥运会上得到什么? “品牌价值的扩大!”这是恒源祥集团副总经理兼奥运会项目部负责人陈忠伟的回答。 “怎样和奥运会的精神、理念有机结合,是我们最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企业来说,赞助奥运会并不是简单地在产品上加一个奥运标志,我们希望奥运能对品牌的价值,尤其是对品牌的美誉度带来提升。”陈忠伟如是说。 恒源祥认定在奥运平台上宣传自己的品牌,是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捷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通过赞助大型的国际性体育比赛,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品牌认知度可提高10%。 令人不解的是,与许多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言必及国际化不同,恒源祥一再表示并不急于进军国际市场。陈忠伟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决定了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空间。品牌价值越大,这个企业的商业空间价值也会越大。从目前国内市场上看,恒源祥仍有很大潜力可挖,因此,“做好眼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恒源祥已经确定了赞助奥运会的第一个目标,他们希望在2008年至2010年间,让恒源祥的品牌价值排名能够挤进中国100强。这就意味着,与2004年的293名相比,恒源祥将要提高200名。 奥运情结 刘瑞旗对体育、对奥运会可谓是一往情深。每隔四年,刘瑞旗都会派人去查当年奥运赞助商的门槛价,以此作为企业成长的一种激励。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恒源祥的品牌在奥运赛场上树立起来了,才意味着恒源祥从这里起飞。如果我不能实现这个梦想,那就要我的儿子来实现它,如果我的儿子还不能实现,那我还有孙子……”好在刘瑞旗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就亲手将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刘瑞旗掌舵的恒源祥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奥运、对五环的追求。有人把这种追求叫做“用绒线编织的五环梦想”。在刘瑞旗看来,他之所以执著地追求奥运梦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只有将品牌树立在奥运赛场上,才意味着恒源祥与世界级的品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表明恒源祥已经取得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二是认定只有持之以恒地推行体育营销,才能使赞助活动始终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战略规划。也就是说,奥运营销应该成为恒源祥的常态营销项目。 作为一个有8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恒源祥是国内惟一一家老字号跻身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赞助商。在固有印象里,老字号与时尚激情的体育盛事似乎格格不入,而恒源祥却认为,赞助奥运会正好是提升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的一次绝好机会。而更深层次的动力在于,他们希望通过赞助奥运会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让恒源祥品牌老而不旧,焕发青春。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恒源祥一直钟情于体育营销。在过去的10余年中,恒源祥对中国足球的商业化运动进行了持续赞助,这是中国企业中绝无仅有的。即使在中国足球商业化运动陷入最低谷的2004年,恒源祥也率先赞助了中超,成为中超赞助商的“NO.1”。 原国际奥委会TOP计划市场开发执行人Chris Renner曾经说过,体育营销既不是“短平快”战术,也不是一块打响知名度的敲门砖。它需要专注的精神,如果没有持久性的战略指导,它很容易变成昙花一现的即兴表演。 恒源祥对奥运会的一往情深,对体育营销的耐心与眼光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恒源祥与北京2008奥运会的牵手将为中国企业的体育营销续写新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