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在当前国际纺织品贸易体制发生新变化,全国纺织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实施区域性产业布局调整的战略转变时期,我市纺织工业,如何确立自己的位置,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我们工交工作组通过调查研究之后,认为我市的纺织产业可以率先跨入新型工业化的行列。 一、有利条件 到2005年止我市规模口径纺织工业企业56家,实现销售收入30.1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9.4%;从业人数达到2.3万人,占全市规模工业从业人数的21%;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纺织工业企业有10户,占全市年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4强。形成了较充分的优势,主要有: 1、资源优势。我市是优质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每年约9万吨,占全省的一半。同时,我市也是苎麻等麻纺原材料主产区,苎麻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原麻可达5万多吨,如果加上与我市毗邻的益阳沅江、南县等地的麻产量,可占全省原麻总产量的85%以上。 2、加工优势。全市现有棉纺织企业160多家,拥有纺纱能力60万绽,棉纱、布产量占全省1/3。现有苎麻纺织、加工企业19家,苎麻原麻年加工量占全省40%,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市是全国21个重点纺织城市之一,其中,云锦集团拥有纺织能力17万绽,织布机1200多台,棉纱和布产量均占全市30%左右。 3、配套优势。全市纺织机械、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一应俱全,形成了棉纺、麻纺、化纤纺织、服装、纺机制造五大体系。除云锦集团外,还有常纺机、杰新纺织、广源麻业、金帛化纤、东信棉业等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且纺织企业在德山较为集中。 4、物流优势。全市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互补充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货场进出十分便利;桥南市场、步行街已形成湘西北纺织品聚散中心。同时,云锦集团在上海设立了锦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利用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动态,纱线、坯布等纺织产品已销往东南亚及欧洲十多个国家,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5、政策优势。全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创造条件形成承接东部纺织企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省政府已确定常德的纺织产业集群是全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之一。 6、人才优势。常纺、桃纺、常纺机等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改制后留下了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骨干和生产技术工人。其中,既有较高层次的科技、经营管理人才,还有一批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种类较为齐全。云锦集团注重对人才的使用、培养,公司的管理层基本都是从事纺织行业多年、受过纺织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且经常外出进修、培训;公司业务层每年选派50名车间优秀员工外出进修,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队伍。 二、发展机遇 1、国际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市纺织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根据WTO公布的相关统计资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5年至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6.5%左右的速度增长。 2、国内市场的内需增长为我市纺织工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是衣着类纺织品消费增长超过“十五”时期的平均增幅;二是家用纺织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增长,家用纺织品需求总量将大幅度增长。 3、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为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处于中部地区的我市劳动力资源充足、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纺织资源相对丰富,纺织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又地处中西部地区交通枢纽位置,是湘西北商品集散中心,具有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功能,为促进我市纺织加工制造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实施规划 1、扩大针织产业。主要以经编、纬编为主,辅以制线、制带产业或箱包厂。云锦集团合资一期将投资5000万,引进80台卡尔迈耶经编机,并修建标准化厂房,吸引小型投资业主或招募沿海产业转移业主。由我们给入园的小户提供市场、信息、资金、技术和后勤服务,同时把小户小生产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变小规模为大规模,大力发展经编、纬编产业。 2、整合棉纺织产业。以云锦集团为主,投资5亿元打造10万锭的纺纱厂,主要应用新型差别化纤维生产高档面料用纱。分两期规划:一期建设5万纱锭,在2007年建成投产;二期5万纱锭,在2009年建成投产。云锦集团届时也将通过招商引资或合作,建设无梭布机面料基地,也可以修建标准化厂房,总规划布机1000台。引进特色纱厂、彩棉厂、气流纺等无需规模效益的工厂,小批量、多品种,满足产业园其他差异化要求,促使我市纺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向高档次、高附加值、多用途、功能化、个性化发展。 3、引进服装产业。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并修建标准化厂房,将常德市小型服装厂及桥南服装经销业主集中在此区域,辅以优惠政策,扶持其成长。云锦集团利用上海锦通贸易分公司的平台,推动服装出口。 4、配套染整产业。为服装产业形成配套,引进一个染整企业,包括建立集中污水处理、集中供热设施等。 5、建设服务中心。为使园区企业安心生产经营,要建设配套服务集中管理区,包括技术中心(产品研发、设备选型与维修)、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餐饮中心、居住小区、融资担保中心、保卫部等。 四、政策扶持 1、在用地上予以扶持。按照规划设计,纺织工业园占地要达到1300亩,其中针织产业区300亩、纺织产业区400亩、服装产业区200亩、染整产业区200亩、服务中心区200亩。从全市现有的纺织产业布局来看,纺织工业区建在德山工业园为宜,请求市政府在德山划拨土地满足纺织工业区用地要求,并给予土地价格上的优惠。 2、在投资上予以扶持。政府对园区标准厂房的修建予以适当的补贴,并要帮助其争取国债项目资金、财政贴息资金等国家政策性投入。 3、在公用设施上予以扶持。政府要出资修建好纺织工业园区主干道、通水、通电、通网等基础设施。 4、在人才上予以扶持。整个园区由云锦集团组织管理实施,请政府派1-2名外协副总经理协调工作。 5、在税费优惠上予以扶持。纺织工业园的建设和入园企业的经营应享受市委、市政府给予工业园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入园骨干企业前五年所得税应全免,增值税部分返还给企业,零散企业前5年实行税收包干制。所有园内企业在前5年经营过程中,市政府应免除权限下的一切收费项目。促使我市的纺织产业早日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型纺织工业产业集群。 (政协常德市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来源:常德农经网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