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
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或被动或主动--服装业:企业与代理商上演“涨价悲喜录”
时间:2011-06-17 15:01:55 来源: 作者:
声音
七匹狼副总吴兴群:虽然这两年男装市场还处于上升期,形势不错,但却不容过分乐观。原因主要有二:H&M、ZARA等国际大牌的价格已经与国内一线男装的价格相差不多,他们将会蚕食一部分市场;虽然消费者收入在提高,但服装的购买力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有大幅度膨胀,因为消费者正逐渐趋于理性,而服装消费又非刚性需求,消费者在服装价格渐高的时候,将更加会选择品质好、品牌附加值高的产品。
因而,对于大多数品牌并不强势的企业而言,是没有涨价的空间的。至少,这种靠涨价来带动业绩提升,长期来看,是没有延续性的。而且并没有太大实际的意义,因为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某国内一线品牌市场总监张先生:现在行业这种涨价现状很令人担忧。我认为这样的涨价更像是在嗑药,一旦成瘾,刹不住车,对企业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其实这次涨价已经不是第一波,只是今年的幅度特别大,此前的两三年,几个一线品牌早已悄然涨价。连续几年的涨价,消费者对于国内男装价格的接受程度已经临近界点。靠涨价带来的业绩增长远远不如靠量增带来的业绩增长实在。
核心提示:随着4月的结束,泉州服装企业一年中最重要的秋冬产品订货会纷纷落幕。从账面来看,这一季订货的成绩单无疑是漂亮的,多数企业的订货额都突飞猛进。然而,这其中却蕴藏隐忧,因为很多企业订货额的上涨,并非量价齐涨,他们的业绩上涨仅仅是由产品涨价而推动的。
涨价必然会加速行业洗牌,所以,服装的涨价其实是一部悲喜录。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安全涨价”,在如今全行业售价普涨构筑的繁盛表面下,我们看到了中小企业们高风险地“被涨价”,也看到了加盟商对于涨价的爱恨交加。
甚至,对于那些已经成功涨价的企业,我们也不得不担忧,由涨价带来的业绩提升,是否具有延续性。涨价不该只是一剂镇痛剂,仅仅用来应付成本上涨,而应该是一剂补药,为未来的跃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或被动或主动 全行业掀涨价潮
在服装行业的全面回暖及制造成本高涨的背景下,品牌服装的涨价显得有些理所应当。
年初,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公开表示,今年服装行业的涨价将在10%以上。事实上,这仅仅是上市企业非常保守的表态。据多数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品牌服装的平均涨幅至少在20%以上,而至少有两家一线品牌服装的内部人士私下透露道,其品牌售价涨幅在30%以上,甚至某些正好处于品牌上升期的品牌涨幅高达35%。
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今年秋冬季的订货会,不少企业都收获颇丰,订货额一路飙升。记者调查的几家企业的增幅几乎都在30%以上。就在这貌似迎来了行业鼎盛时期的当下,我们却发现企业订货额的增幅几乎就是产品涨价的幅度,这意味着,实际订货量总体并没有太大的上升。
虽然部分品牌上升期的企业达到了量价齐增的境界,但更多的企业是“被动涨价”,甚至有些企业为了通过涨价快速获益铤而走险。
“跟着大企业涨价,一方面是来自成本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全行业普涨,如果你不涨,消费者还以为你品牌比较差,涨不起来了呢!”一位企业的老板吐露了这样的心声。虽然他同样明白这其中的高风险,知道一旦经销商和终端不买账,无论是对经销商妥协还是在终端打折,对品牌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害,但其还是选择了跟随行业整体趋势而涨价。
“有些企业则是趁势跟涨,趁机捞一把。”高尔普的市场部经理胡九明指出,这种状态更是危机四伏,因为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足以支撑这部分溢价,最后吃苦果的只能是企业自身。
遭遇“代理商不买账”的尴尬
事实上,石狮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冒进”企业。H企业是一家做了十几年批发的男装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的进账达到了三四亿。然而在如今制造成本高涨的形势下,其批发的利润再度被挤压。为此,他萌生了通过运作品牌来实现产品价值提升的想法。于是该企业的老板精心准备了一盘货,这些被定位“商务休闲”的男装,品种丰富,远远超过了以往运营于批发市场中的男装种类。相应的,他希望代理商都能开大店,这是为了更有力地提升产品售价,通过涨价获取更高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虚无缥缈”的品牌形象。
然而,老板终究只是代表企业一方的意愿,这样的计划到了代理商那里,遭遇了“冷场”,代理商们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大幅涨价,更无法接受投入更多成本开店以支撑这种涨价,即使这次的涨价穿上了品牌转型升级的“外衣”。最后,这成为一场陷入尴尬的订货会。企业最终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库存压力。
代理商之所以不愿跟着企业的战略走,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其中隐含的高风险,在他们看来,涨价更多的是泡沫,是含了水分的。
“像H企业这样的‘品牌升级’在市场中的主要表现就是涨价,很多品牌都是这样涨价的,不是直白地对原有产品线进行提价,而是变相‘升级’涨价。”一位熟悉品牌运作的代理商表露了担心,“品牌商涨价了,单品利润大幅提升,但市场总量并没有明显增长。恰恰相反的是,消费者有可能会因为价格的上涨减少购买服装的数量,这中间的风险难道都要由我们这些代理商来承担吗?”
事实上,这位代理商是算了这样一笔账。纵然,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高涨会带来制造成本高涨的压力,并不足以使零售价上涨30%。即使加上对CPI指数上涨的预期,也仍不足以涨这么多。“服装行业内有这样一个规则,制造成本涨25元,到了零售终端就要涨100元,一般是翻4倍。也就是说,100元中,除了应对制造成本涨价的25元,再扣除租金、管理成本的上涨以及通胀预期,至少也还有50元左右,是由品牌企业纳入囊中。”业内人士林先生透露。由此可见,服装品牌更多的只是趁势而涨。
而夹在中间的代理商比较被动,如果涨得上去,他们乐于其中分得一杯羹;如果涨不上去,由于他们的进货折扣是固定的,当吊牌价提高的时候,他们的进货价也是相应提高的,这意味着他们将赔得更多,而且资金链也将更紧张。所以,代理商们难免也会有自己的担忧。
从代理商们的犹豫,以及市场反映,已经有业内人士推断,这一轮涨价将推动行业加速洗牌。表面的繁华掩盖了行业洗牌的波涛暗涌,不久之后,将有更多胜负分晓。
如何步入“安全涨价”?
整体而言,涨价对于服装企业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只是,我们担心的涨价是否具有延续性。涨价应该让企业迈入良性的循环,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品牌运作,而非陷入恶性循环,背负起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涨价,涨价之后的收益用来做什么,成为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其中,根据不同产品系列的目标群体进行不同幅度的涨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比如战狼世家有都市时尚和休闲时尚两个产品系列,分别针对都市白领和在校学生两个消费群体,在此轮涨价中,该企业总经理施海容便表示,都市时尚的涨价幅度会大于休闲时尚,因为都市白领的收入比较高,对价格比较不敏感。
除了在策略上针对性地涨价,在渠道模式上,直营渠道为主的企业也能更顺畅地涨价。
JIM’S的副总肖冰坦言,JIM’S能撑住这轮涨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直营商场占了很大比例,“直营商场的运作体系比较良性,因为不会欠款,而且终端形象比较好,可以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虽然有些能够“安全”涨价,但是能否借涨价的获益使品牌进一步提升,考量的则是老板的眼界了。上述一线企业的张总监就表示,其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涨价之潮来临前两三年就持续涨价,不仅因为该品牌正处于品牌上升期,也因为他们的每一次涨价都对应着一定的品牌升级,终端店铺形象的提升、产品风格的转变等等,如此不断投入,才有今日的繁华。
施海容也认为,把涨价收益重新投入市场,不是一种“豪赌”,而是一种必要的“回馈”。
施海容所指的“回馈”,包括在品质、设计上提升以回馈消费者,也包括扶持代理商、经销商,“我们今年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用于提升代理商、经销商的终端运营能力,包括在商品、货架上扶持省代开设旗舰店。”施海容透露,其广告投入今年更是翻倍。
秋冬季订货会,服装企业纷纷提高了产品价格。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聘英才
|
推广服务
|
网站制度
|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