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20万元的外贸订单,对于一个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企业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但对于浙江飞燕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焕行来说,这笔订单的到来,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经营格局,这也将成为飞燕品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重要“里程碑”。
从白手起家到家财过亿,从资本积累到创新跨越,飞燕化纤的“掌门人”朱焕行经历了20多年的风霜雪雨,他吃了别人难以吃过的苦,也做到了别人难以做到的成就。两鬓斑白的朱焕行早已家大业大,但对于企业的顺利“交接”,他总是忧心重重,在培养女儿的路上,他也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朱佳彬是个“80后”,作为家中的独女,朱焕行对她的要求十分苛刻。大学毕业后,朱佳彬就被送到英国白金汉大学留学。在英国的三年,她每月的生活费和普通学子并无二致,平时的零花钱需要靠打工等方式去挣来。回国之后,朱佳彬先后在报社实习过,又去了一家国际著名的贸易公司打拼过。这些经历,让她对社会多了一些认识,业务上也多了些历练。
“如果把公司现有的业务全部脱手交给她,那可能不是在帮她。”正当朱焕行在为企业“交接”苦恼时,朱佳彬向父亲提出要自己创业。
“飞燕化纤在当地袜业原料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能取得现有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但对于整个纺织行业来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纺织产业链逐步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原材料出口增长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佳彬分析起国际纺织行业的走势,并提出要把飞燕的产品在打入国际市场的同时,把飞燕品牌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父辈只是给了我一个基础,给了比别人稍微好一点的平台,让我们去闯。至于闯得好、闯得坏,那就看自己的水平和作为了。”朱佳彬说。
“做生意会有风险,亏了没关系,但一定要用心去经营,只要敢打敢拼敢闯,父亲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为了鼓励女儿创业,朱焕行在潜移默化中推波助澜。朱焕行说:“国际贸易一直是飞燕的短板,女儿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敏锐的市场意识,我相信她一定能顶住压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经过3个多月的打拼。目前,朱佳彬的手头已经接到了10多个外贸订单,发往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个集装箱已经到货,客户又追加了260万元的订单,孟加拉有2个客户已经确认样品,他们每年的需求量有将近1000万元。
“小时候亲眼目睹父亲创业的艰辛,父亲吃苦耐劳、勤于创业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会一直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顺利接班,还要超越父辈。”朱佳彬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