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40.5亿元,同比增长26.9%,增幅位居绍兴市第二,总量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技改投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增幅位居绍兴市第一,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全市工业用电量为30.5亿千瓦时,与2002年相比翻了近一番。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我市的排位从2002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05年的24位,成为全省进位最快县(市)之一。
据了解,过去4年中,技改投入成为引领诸暨制造业向先进方向迈进的战略导向。在技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市委、市政府精心设计抓载体,一年一个目标、一年一个主题扎实推进。2004年,根据项目摸排情况,提出了“837”工程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2005年,提出了“双百工程”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开展了“技改推进月”活动;今年又开展了“投入推进年”活动。在技改投入中,我市还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级有关部门的衔接,引导企业提升项目质量,促使政策和资源向这些项目倾斜。2005年,我市有18只项目进入省级各类重点项目计划,今年到目前,我市又有28个项目进入省级各类重点项目计划。今年,全市技改投入预计将达117亿元。
强劲的技改投入,催生了工业经济的活力,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大提速,产生了3个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年销售超亿元工业规模企业从58家发展到120家,新增上市公司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级品牌24只。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有28家、超亿元企业106家。五大重点块状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4年来,我市在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的同时,还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在传统块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情况下,大力扶持新兴块状产业发展。2005年初,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经济集约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发展新兴块状产业,此后又先后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环保装备制造、绣花机制造、轴承轴瓦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开展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竞赛活动,组织了由全市规模(苗子)企业参加的创新现场会,举办了规模企业内涵提升培训班、袜博会期间的管理论坛等活动,推动了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改革开放也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4年来,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3.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自营进出口55.64亿美元。通过“袜博会”和“西施文化节”等节会,引进市外资金22亿元。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建筑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提速增效,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区域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 张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