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三届九次理事扩大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四届九次理事会在北京举行。这次理事会的召开意义重大,首先是在整个棉纺行业经历了金融危机对行业冲击最显著的一年之后,又迎来了企稳回升,产销两旺之际;其次是2010年既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的规划年,行业今后五年和十年的发展蓝图已经成型。本次会议回顾了棉纺织行业2009年一年的概况,又对行业2010年的发展思路做了明确的介绍,同时还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棉花运输、棉纺产量增长、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行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会代表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理事会现场,座无虚席
产销回暖,棉纺行业走出低谷 在经历了经济危机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之下,棉纺织行业进入了企稳回升。2009年棉纺产品产量、效益、投资全面恢复,其中2009年1-11月棉纺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350.37亿元,增长14.12%,增幅提高2.1%,棉纺织业利润率达到3.94%,同比上升0.53%。但同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外销市场严重缩水。而今年在春节过后,整个行业也迎来了“春天”。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的统计,201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纱产量达358.22万吨,同比增长26.52%;布产量累计达100.81亿米,同比增长51%;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累计达111.59亿美元,同比24.31增长%。受原料价格的上涨传导和下游市场需求的回暖,纯棉纱价格一路上涨,与会的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今年一季度订单多的忙不过来。 对于这产销两旺,行业一片向好的形势,徐文英会长给予了肯定。他简单分析了涨价原因,第一是棉花价格的上涨,带动下游产品价格的跟涨。第二,他认为整个市场到去年年底开始出现企稳回升,国际需求开始复苏。国外市场在危机时期消耗大量库存,经济复苏之后,采购开始大量补库。再加上棉花价格,纱价一直上涨,导致大量订单集中下单。因此,他也提醒企业切勿盲目乐观,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