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由于ICE棉花期货近月合约突破80美分/磅,外棉SM和M级报价也涨至86.6-88.8美分/磅和85.5-87.8美分/磅,折合1%关税下的港口净重提货价分别达到15050-15450元/吨和14900-15250元/吨,基本与同级别地产棉价格一致。虽然印度棉和少量西非棉的价格较国产棉略低200-300元/吨,但“三丝”、杂质和一致性稍差,导致很多用棉企业认为印度棉性价比不高。若按照滑准关税进口,23日SM级外棉与同级别新疆棉价格接近,甚至美棉要稍有倒挂,而M级棉与3级地产棉相比则要倒挂200-300元/吨。 某国际棉商表示,自2月21日以来,每天询价和到港口看货的国内棉纺厂大量减少,有签约意向的更少,24日甚至都没有询价电话,该公司担心,如果外棉价格继续上涨或持续高位横盘,国内一些棉纺厂很可能要毁约,棉花运抵港口买方将不愿意提货。据悉,近几日港口提货的大多是之前以63-68美分/磅签定采购合同的棉纺厂。此外,由于国内外棉花价格持平或倒挂,黑市上棉花进口配额的买卖基本停滞,虽然有1500-1600元的报价,但应者廖廖。 据了解,目前几乎没有棉纺企业使用滑准关税进口配额进口外棉,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的很多棉纺厂反映并没有得到滑准关税配额下发的消息。业内预计3、4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大配额的发放力度,一方面满足用棉企业的进口需求;另一方面稳定棉花价格,谨防棉价强劲上涨。 但笔者认为,如果100万吨滑准关税配额中大部分是加工贸易配额,按当前的外棉价格来看,棉纺厂也未必使用,除非ICE期货近月合约下跌至75美分/磅左右,配额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后期解决供需的关键在于加快新疆棉运输,让至少150万吨可用于流通的棉花尽早到达内地仓库是稳定棉花市场、压制被迫大量进口的根本所在。由于2009年度高等级美棉的供应量大幅下降,而新疆高等级皮棉公检量下滑150万吨以上,因此,高等级美棉和新疆棉价格下行空间都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