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纺机行业洗牌暗流涌动
时间:2010-09-13 13:45:22 来源:  作者:

电话的那一端,同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桂生难掩心中的喜悦:“2009年同和公司罗拉、摇架、紧密纺销售全面回升,现在工人都在加班加点赶订单。与同和公司一样,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就已呈现生产繁荣向上局面的纺机企业还有很多。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一批纺机企业没能抵挡住这次金融风暴的侵袭而悄然倒下。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次大规模的行业洗牌已经在纺机行业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加速行业整合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人预言棉纺设备企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器材企业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事实也的确如此。2008年国内细纱机销售从2007年以前每年的1000万锭,一下跌到600多万锭,2009年销售大约500多万锭。但是,以罗拉称霸国内市场的同和纺机公司并没有受此影响,公司不但没有一分钱贷款,还积累了充足的资金优势,利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一方面潜心开发第二代、第三代罗拉产品,一方面将后来发展起来的摇架、紧密纺产品进一步做精做细。2009年,公司在罗拉销售继续占据国内头把交椅的同时,销售紧密纺50万锭,实现利润超过2000万元。公司总经理崔桂生说:金融危机是对同和公司实力的检验,让人欣慰的是,我们不仅顺利通过了这次检验,而且危机的历炼让企业变得更加强大。”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在金融危机刚爆发时也曾经历过短暂的产品销售危机,但是订单很快便逐渐恢复,2009年公司销售喷气织机200多台。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活下来的纺织企业都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购买的设备一定是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设备。这让我们更加坚信5年前公司挑战技术含量最高的喷气织机的选择是正确的。面对金融危机,公司总经理丁超英表现得非常淡定,丝普兰的设备已经在织布企业中建立起稳定的地位,今后我们要把喷气织机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拓展。”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一批实力强劲的纺机企业脱颖而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无奈地关门离开。浙江一家纺机企业2008年之前销售一直不错,但是金融危机来临后迅速倒下。该企业老总经过深刻反思后认为,尽管这几年市场不错,但是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利润很低,而利润低又导致企业不可能拿出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就难逃一劫。 
  在谈及一些大的纺机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举步维艰时,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认为,这些企业往往做得很大,但做得不强、不专、不精,生存能力及抗危机能力非常有限。这些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今后的出路,要利用这次调整的机会实现彻底的改变。对于全行业来讲,金融危机将淘汰掉一大批粗放型企业,催生一批真正具有规模和实力的大企业,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是一次加速行业整合的好机会。 
  调整转型的出路在哪儿 
  近年来伴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也借势发展,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机械制造国。但我国纺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目前,中国纺机市场上国产设备的数量占到80%,但销售额所占比例不足50%2009年前11月,纺机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4.51亿元,毛利率只有15.23%;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6.76亿元,亏损面为17.57% 
  显然,金融危机让纺机行业自身存在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赢利能力不强的弊端暴露无遗,全行业调整转型势在必行。 
  这次纺机行业调整转型涉及面最大的还是棉纺织设备生产企业。据记者了解,一些船小好调头的小企业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调整,但是几家大的、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虽早在2008年已经开始寻找调整的方向,但调整的动作却略显迟缓。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调整转型究竟应该彻底转身,利用纺机厂拥有通用设备的优势,主动将手伸向其他行业?还是坚守纺机主业? 
  对此,高勇认为,从当前形势看,转向目前比较热门的行业领域不失一种有效的尝试,比如数控机床、农用机床、汽车零部件等,这些产业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好,值得企业去关注。另外,即使纺机领域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具体来说,企业首先应立足原有产品,从低档向中高档产品转变,这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其次,企业可以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纺机行业内尚未涉足和开发的领域。一些新型纤维在相关领域的开发利用,对纺机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玻璃纤维面料,在加工过程中要用到多轴向经编机、剑杆织机、喷气织机;还有再生纤维织成无纺布所用的铺网设备、热轧设备现在也都没有企业涉足,此外加工土工布用的宽幅织机、强力打纬的织机等产量也都非常有限。 
  另外,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设备也存在开发盲点。比如已经火了几年的毛纺半精纺至今都没有专用设备,企业普遍买的是老型号的梳棉机、细纱机,然后自己动手做一些改造。个别麻纺企业也是因为买不到配套设备,而用棉纺设备或毛纺设备代替。这些设备都是棉纺设备企业转型最好的方向。 
  就拿毛纺半精纺设备来说,这是一种能够降低毛纺企业成本、提高生产率的工艺装备,只要纺机企业做出来了,肯定会有很多毛纺企业进行更新,可以说是非常有前景的市场。高勇说。 
  兼并的触角伸向海外 
  正当一部分纺机企业为下一步的转型举棋不定时,另一部分纺机企业已经开始了更大动作的调整----兼并重组,这其中既有国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也有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合作。 
  事实证明,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更大,纺机行业的情况也不例外。欧瑞康、立达、必佳乐集团等几大欧洲纺机企业以及日本丰田公司等在2009 年上半年的经营额下降都超过35%,并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但是这几大纺机企业在中国的境遇却与全球市场大相径庭。特吕茨勒公司的清钢联、并条机、梳棉机2009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非常好,欧瑞康、立达、必佳乐以及日本丰田的情况也是如此。2009年,必佳乐在中国市场共销售了1400台剑杆织机,日本丰田仅销售到浙江省兰溪市的喷气织机就有上千台,瑞康的化纤民用丝设备在中国的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下半年,立信机械2009在中国的销售也已经基本回复至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尤其是新一代THEN AIRFLOW染色机,仅去年上半年销售增长就超过50%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市场成为许多欧洲纺机企业的救命稻草。于是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国内企业兼并或收购国外企业的最好时机。2009年底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消息更是让一些有着与吉利类似经历的纺机企业开始了新的规划。目前有的企业已经进入兼并或收购国外企业的实质性谈判阶段,有的正在酝酿之中。 
  其实,国内纺机企业收购国际知名纺机企业早在5年前就已经有了先例,生产大提花机的浙江弘生集团于2005年出资800万美元整体收购了国际著名提花机生产企业德国Grosse公司。只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对于整个纺机行业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中国的纺机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真正将兼并收购国外企业的计划得以落实,那时当我们再来重新审视整个世界纺机业,也许会发现它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传真:0575-87737117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