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调整 早规划 促振兴 调整、规划、振兴,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郑植艺用这3个词为2010年的中国化纤行业定调,既寓意行业将继续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又恰如其分地阐述了化纤行业的发展前景。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置于突出位置,与之相呼应的是,化纤行业自去年进入深度调整后,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这一“身份”,让2010年更多了几分忙碌的色彩。除了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外,行业协会还要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行业“十二五”规划进行细化和制定。这些工作,都在为2020年全面实现“化纤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最希望行情稳步上扬 “在行业运行方面,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行情稳定,稳步上扬。”郑植艺说。 虽然2009年化纤行业整体恢复“出人意料的好”,但金融危机下行情大起大落给行业造成的心理阴影仍然存在。人们不禁要问,原料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出口依存度持续较高的中国化纤行业,如何才能将波动降至最低,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郑植艺认为,虽然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复苏信号,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2010年中国经济稳定复苏仍面临诸多困难。在这一背景下,要维持化纤行业的稳定运行,仍然要继续深化行业自律,同时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步伐,促进产业立体化升级。 在行业自律方面,去年化纤行业的一些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尤其是行业协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启动的化纤行业产业安全重大问题对策研究机制,以及PTA、锦纶切片反倾销等争取公平贸易环境的方式。 现在,行业在高新技术纤维、有色丝等方面的产能相对不足,但某些分行业的常规产能则相对过剩,郑植艺分析认为,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现象,也恰好证明行业在优化结构方面还有很大空间。2009年,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有望超过100万吨,行业差别化率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企业竞争意识发生明显转变。2010年,行业协会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将淘汰落后与优化结构相结合,通过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等方式带动产业升级,同时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影响行情稳定的因素中,去年的某些问题也值得警醒,“尤其是原料体系中的不合理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PTA期货。”郑植艺感慨地说,“去年,在市场价格波动的关键时期,PTA期货不但没有稳定行情,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下游产业链的利益。这反映出其在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等基础功能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郑植艺认为除了期货市场监管监督方面的问题,还有PTA期货市场上两股力量出现了严重不均衡。一边是参与PTA生产、下游应用的聚酯企业和贸易商,将PTA期货作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另一边是一些投资机构利用和炒作PTA期货赚取风险利润。前者的比例远远小于后者,PTA期货市场投机成分过重。对此,郑植艺表示行业协会正在密切关注,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着力找到问题症结,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使PTA期货回到正常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