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报道显示,自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国的外贸数据普遍告负,浙江外贸出口从数年高位运行的轨道上急剧下滑。然而诸暨大唐袜业外贸出口却逆势飘红。今年1至6月份,大唐生产各类袜子21.4亿双,同比增10%,自营出口同比增长15%。远高于全国、全省袜子出口同比增3%、4.68%的增幅。政府扶持主导、袜业集群优势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自主创新三方合力,成为诸暨袜业突围主因。 大唐镇拥有成熟的原料市场、千家万户的袜机织造、随处可找的定型包装车间这样一个网络,从配料到打样,只要在镇上跑上一圈就可在几个小时内全部完成。在经济危机的侵袭当下,大唐袜业产业链拥有的这个集群优势转为袜业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得越发明显,为企业发展中赢得了更多更大的机遇。 “企业品牌建设、自主创新成为袜业产业渡过困境的法宝。” 诸暨大唐镇党委书记袁志刚说。浙江袜业有限公司花了一年半时间科技创新,研发出的UA运动袜成为一家美国客商在亚太地区唯一一家生产企业,而且做到了前6月出口额同比增56%,单价同比增19.86%的“量增价涨”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名气不大的大唐袜企另辟蹊径,以“专、优、特、新”立企。浙江锦裕针织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调研后专门生产时尚女袜,在香港设立由“多国部队”组成的设计工作室,至今已投入1000多万元,累计开发10多个系列2000余款新产品,成为欧洲流行品种。2007年,“大唐袜业”成为省级区域名牌,如今的大唐已有3只中国名牌和11只中国驰名商标,为大唐袜企赢得外销上的定价话语权。眼下,大唐袜业企业发展底气很足,当地一家中小企业赛邦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供不应求。 如何能能在这个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逆势而上,成为今后大唐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政府部门、相关协会对袜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成为关键。今年4月份,诸暨市袜业协会制订出台了袜业联盟标准,减少低价竞争、无序竞争。诸暨市外经贸局专门针对袜业外贸预警平台已发布了4期。本届袜博会上,大唐镇政府首次邀请了100多家境外客商,以争取更多外贸机遇。此外,一个占地面积80亩,计划可容纳72家大型定型企业生产的大唐镇定型小区初步规划已完成,目前土地平整工作已基本完成。只有“有形市场”跟“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袜业行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中国袜业网新闻部/编辑 冯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