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开业现场。 |
作为传统纺织工业的织袜业,如今在辽源大地上大放异彩:仅仅四年时间,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入园企业已达200户,拥有国内先进袜机8000多台,棉袜生产能力达7亿多双,实现产值12亿元,企业户数和生产能力都比2005年增长了5倍……深处东北内地的辽源市因此被中国纺织协会命名为“中国棉袜之乡”,东北袜业园也成为辽源的一张金灿灿的名片。 特事特办,举全市之力,做好袜业大文章 袜业在辽源已经有70余年的织造历史,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做大做强。因此,历任市委和政府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袜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袜业发展。 随着国家出台纺织工业振兴调整规划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省经委(工信厅的前身)确定在全省建设特色园区的措施出台后,辽源抢抓机遇,把发展棉袜织造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给予重点扶持。明确提出在不违背政策的情况下,要政策给政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举全市之力支持东北袜业园建设。 市委书记马明刚到辽源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到袜业园调研,对袜业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市长王兆华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研究袜业园的相关政策问题。同时,市委书记和市长还亲自带队南下,到广东和浙江大唐进行招商和对接,研究辽源袜业的发展战略。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王兆华为组长的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五年发展的方针目标和规划原则。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项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到园区考察。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富等省领导都曾来到东北袜业园调研,把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建设项目列入吉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之一。 项目建设通常遇到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为了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经过市领导的努力争取,省政府通过地方政府拨给袜业园2000万元建设支持资金。2007年4月,园区袜企销售处于淡季,需要一定的资金储备,市领导协调辽源市城市信用联社在袜业园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为13户袜企办理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同年11月,经过市领导积极争取,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到袜业园现场办公,帮助研究搭建东北袜业园融资平台。袜业园以3万平米的厂房作为抵押,为园区企业做反担保,为园区袜企融资2000万元,从而使园区迅速增加1300台织袜机,新增产能1亿双,新增产值2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800个。据不完全统计,袜业园建园四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累计为袜业园协调解决资金近2亿元,从而保证了园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土地、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建设、税务、质监、工商、开发区、金融等部门都专门制定了支持袜业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市发改委不但帮助东北袜业园跑前期立项和可研批复,还积极帮助袜业园申请国债资金和财政贴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市经贸委帮助袜业园建设特色园区,使袜业园被列为省重点特色园区。同时,经贸委还积极帮助袜业园申请国家研发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省特色园区支持资金、省提速增效支持资金、省项目贴息资金、省新技术开发项目支持资金等项资金,目前已经申请补贴资金580万元。经贸委还联合省中小企业投资中心及市振兴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5家单位联合出资在袜业园成立融资中心,为袜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市财政局帮助协调资金,帮助袜业园区解决了省开发银行软贷款1.2亿元。辽源供电公司在园区建设之初,就积极参与指导园区用电规划,并多次在园区召开现场会,调研情况,制定方案,并结合园区的迅猛发展趋势,制定了近期的用电发展规划,上报到省电网公司。市人事局积极为袜业园举荐人才,市劳动就业局不仅在“阳光工程”方面为袜业园培训工人5000多人,还帮助袜业园到天津去招聘工人。市环保局不仅指派专家帮助袜业园规划园区环评,还积极帮助袜业园争取国家环保专项基金。市技术监督局主动到园区帮助袜企制定检测标准。东北袜业园副总经理郭立君充满感激之情地说:“没有各级领导及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参与,东北袜业就没有今天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