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纺织60年:化纤工业实现从无到“有”
时间:2010-09-13 13:52:43 来源:  作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化纤工业一片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化纤工业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内化纤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外纺织市场需求快速扩大的形势下,化纤工业连续7年出现了近20%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纺织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我国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总产量达到240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化纤生产大国。
  产能产量快速增长
  严格讲,中国化纤工业的历史是从1957年开始的。那一年,我国逐渐恢复安东化纤厂(后为丹东化纤厂)和安乐人造丝厂(后为上海化纤四厂)。国家又成套引进粘胶长丝技术建设保定化纤厂,引进尼龙长丝技术建设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拉开了新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序幕。
  我国初步形成人造纤维工业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在消化吸收进口设备、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南京化纤、新乡化纤等一批粘胶企业。
  1963年,我国引进日本万吨级规模维尼纶技术和设备,建立北京维尼纶厂。之后10多年,全国范围内“翻版”建设了9家万吨级维尼纶厂,维尼纶成为当时我国主要化纤品种之一。
  20世纪70年代,在毛主席、周总理亲自批示下,国家集中资金,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装备,先后建成了上海金山、辽阳、天津、四川川维4个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至此,我国化纤工业初具规模。
  转眼又十年,20世纪80年代,国家成套引进大规模、大容量聚酯生产技术,重点建设仪征化纤、上海金山二期工程。至“七五”末,也就是1990年,我国已能生产所有的常规化学纤维,产能达到180万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化纤工业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化纤成为最早开放的市场产品之一,我国化纤工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世界化纤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装备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98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510万吨,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至今我国化纤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后,化纤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济规模显著提高,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行业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产业集群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产业基础的加强,又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以大容量、高起点、低投入国产化聚酯及涤纶长丝工程与技术(从300吨/日到1200吨/日)的开发与广泛应用为代表,中国化纤工业技术产品全面升级,已完全具备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为世界化纤产业的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截至2008年底,我国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是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52万吨产能的52.2倍,占世界总产量的57%,中国在世界化纤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化纤加工量占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化纤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量,化纤人均加工量,化纤工业对全国GDP贡献率,以及中国化纤在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应用领域比例均不断提高。
  化纤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生产原料,化纤及下游加工产业也成为中国纺织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
  重大项目实现突破
  20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年产53万吨聚酯和涤纶短纤维的仪征化纤以及上海金山二期芳烃、PTA、聚酯涤纶成套装置,在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同时,大型化纤成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为化纤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化纤行业通过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工艺装备国产化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大型国产化聚酯成套装置国产化。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现了年产10万吨大型聚酯成套装置及配套直纺长丝设备国产化,迅速提升了国内技术水平,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随后迅速放大到了年产15万吨、20万吨、30万吨的规模,使以后项目的建设周期比“八五、九五”期间缩短了一半,单位产能投资仅为原来的1/10左右,单位产品运行成本降低20%左右。
二是粘胶短纤维成套装备国产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成功实现了年产2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国产化,在此基础上,“十五”期间又不断完善和创新,现已实现单线年产4.5万吨以上粘胶短纤维装置国产化,并迅速在新建与扩建项目中大量采用,极大地带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氨纶连续纺成套装备国产化。2005年,以连续聚合、环保溶剂、高速纺丝为代表的二代氨纶工程技术成功实现国产化,为我国氨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国自1992年起放开聚酯产品价格,同时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1999年以前,化纤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成套引进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技术装备,自1999年起,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产化技术的成熟,民营资本开始大举进入化纤行业特别是聚酯行业,也更多地采用国产化技术装备。“十五”期间建成的1462万吨聚酯产能中,75%使用国产化技术,25%使用进口技术,但这25%中仍有60%~70%使用国产化装备。市场的逐步开放,各种成分竞争主体的参与给化纤工业发展带来了强大活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传真:0575-87737117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