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化纤纺织产业,给萧山创造了近五成的工业产值,接近四成的税收,超过四成的当地就业……这个超大型的化纤“产业王国”还能做多大? 日前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国内外专家给了一个方向:今后,萧山化纤纺织产业要完善产业链,向世界500强企业进军,近期目标是单个企业产值500亿,远期目标则为1000亿,而这相当于目前萧山整个化纤行业的工业产值。 【横着走】萧山化纤产业链越来越宽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萧山化纤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从PTA到化纤、织造、印染、服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去年,在这条产业链上,萧山创造了1350.58亿元的工业产值,占到萧山全区工业产值的四成多。另外,萧山化纤产业链,从上游的PTA到下游的家纺服装,每个细分产业在国内都已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在国内,“萧山制造”的PTA有22%,化纤15%,服装2%……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说,能有这样的产能比例,萧山化纤产业链的基础已经相当雄厚。“而作为下游的服装,其国内产能比例如能再提高5%,那么,整条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会更强。”而这样的产业布局,萧山早已在规划运作,现在,萧山已有女装园区、羽绒产业园等数个化纤配套产业园。 而作为企业,往产业链上游“进军”的声音也越来越频繁。从早些年的恒逸集团和荣盛集团合作向产业链上游发展PTA开始,这样的“横向移动”案例越显丰富。织造企业兴惠集团和宏海纺织向上游发展氨纶,现已形成2.1万吨的年产量;织造印染企业富丽达则发展粘胶短纤,并发展自营进出口…… 在产业链拉长的同时,萧山化纤企业的“产业能量”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的调研数据,目前,萧山已有100亿以上企业2家,50亿以上7家,10亿以上22家,亿元以上122家。其中,恒逸集团、荣盛集团在全国整体排名分别排到第二、第六位。而产业链扩张“爆发”出来的能量仍还起着“连锁反应”,仅去年,萧山化纤产业链对当地税收的贡献率接近4成,对当地就业的贡献率则超过4成。 不过,虽然萧山化纤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产业链内部的资源整合,将成为萧山化纤突破的“战略性一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贺燕丽建议,萧山要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一个企业联盟。 【纵着走】萧山化纤不断涌现“单打冠军” 如果说发展产业链是横着走,那么做产业链上某个细分产业里的“冠军”,则是纵着走。 目前,由恒逸集团和荣盛集团所控股的企业,生产着全国22%的PTA,是全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富丽达集团则是全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粘胶短纤生产企业。当然,萧山化纤产业“做大”的脚步并未停止。2007年,恒逸集团投7亿元,兼并原上海埃力生石化公司的聚酯短纤项目,这也是萧山化纤业内首个并购项目。 另外,萧山化纤也在极力避免产品同质化。目前,萧山紧盯国内行业空白,以差异化策略,已涌现出一批在各个化纤产业领域的“单打冠军”。 杭州东南化纤有限公司,通过3年自主研发,去年成功实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规模化生产,一年就为企业创利3000万。 今年,东南化纤还将追加1亿元,把高强度纤维的年产量从100吨提高到500吨。据不完全统计,萧山已有10多家企业正在从事这种高强度纤维产品的开发,萧山也有望成为我国高强度纤维的重要生产基地。 萧山化纤企业还通过制定国家标准,来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华欣控股集团,独家起草了“彩艳涤纶绣花线”和“涤纶绣花线色卡”两项国家标准,填补了绣花线生产国家标准的空白。同时,还自主研发了“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自主创新模式”。另外,其“零排放”的化纤行业节能减排模式,也填补世界空白。正因为此,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成立才10年的华欣从前年的346位飙升到去年的1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