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后,国内市场腈纶行情近乎“疯狂”式的上涨,国内主要生产大厂都相继提高其出厂价格,市场报价和成交价都屡创今年以来新高。如原料丙烯腈价格成交价最高已逼近11000元/吨,腈纶1.5D*38短纤报价也涨到了16400元/吨左右。 具体到市场方面,昨天抚顺石化丙烯腈出厂报价9700元/吨,目前丙烯腈装置负荷正常;安庆石化丙烯腈今日报价9600元/吨;上海石化丙烯腈出厂报价9500元/吨;江浙市场自提价格在9600-9800元/吨左右;山东地区自提价格在9900-10600元/吨。短纤方面,昨天上海石化1.5D*38腈纶短纤出厂报价为16300-16450元/吨;安庆石化出厂报16050元/吨;齐鲁石化报16300元/吨。毛条方面,正规3D腈纶毛条安庆石化报价16950元/吨,齐鲁石化出厂报17100元/吨,大庆东北报价14600元/吨,华东市场主流送到价在16100-17100元/吨。束丝方面,3D束丝安庆石化出厂报16200元/吨,国产高端产品华东地区主流送到价在15600元/吨左右。腈纶纱方面,江苏横扇32S全腈纶纱报23000元/吨,42S报23200元/吨,腈纶单纱32S报22600元/吨,腈纶双纱42S濮院价格为23400元/吨。 上述这些产品的价格都较五一节前有较大的涨幅,如腈纶毛条就比其上周均价上涨了1300元/吨。纵观腈纶今年的行情,很难看到有近期的涨势。认真分析对市场就会发现,这次腈纶自上而下齐涨的原因不外乎一是上游货源紧张,二是下游需求增加。我们知道,自去年10月份以后,由于上游丙烯腈价格跌至谷底,下游产品如腈纶短纤、毛条、束丝、纱线的价格都大幅跳水。于是,国内主要腈纶生产企业都在纷纷限产保价,而进入三月下旬以后,随着市场的恢复,下游市场需求逐渐增多,上游开始出现货源紧张,到了四月底,这种矛盾逐步扩大,涨价就变得顺理成章。 笔者认为现在讨论引起这次腈纶价格上涨的原因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下游企业最关心的是这轮上涨行情还要持续多久?因为在整个行业不景气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他们实在太需要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了。笔者认为,腈纶继续上攻尚缺乏基础。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下面分析。 理由一人民币重现升值迹象。上周一系列利好数据的出台,使投资者信心大增,纷纷抛售美元、黄金等避险资产,转而购进欧系货币等风险资产,人民币也上演升值行情。5月4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8225,低于4月30日的6.8250。人民币一举突破6.825关位,这是继前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83和上周人民币逐渐逼近6.825后又一次跳高,也创下了2008年10月6日以来最高水平。如果人民币就此重启升值之路,那么这对我国的外贸来说无疑如雪上加霜。对纺织业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包括腈纶在内的化纤原料将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 理由二国内外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大幅缩水,不过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刺激政策和救市措施的实施,全球经济进一步衰退稍被遏制。但由于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使全球贸易依旧难以恢复,加之近期爆发的甲型H1NI流感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甚至还有可能使前期努力“白费”。以“广交会”为例,5月7日,广交会在广州落下帷幕,较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交会出口成交额剧减逾百亿美元、缩水三成。纺织品在广交会上遭到客户20%的疯狂砍价。广交会作为中国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好看的交易数据”及纺织品遭遇疯狂砍价,说明中国的外贸出口短期内尚难言回暖,经济形势依旧严峻。 理由三是腈纶供求关系逐渐平稳。显然,本轮腈纶价格上涨是货源紧张引起的,但造成供求关系紧张除了与下游需求恢复有关外,还与前期厂家限产有关。目前,特别是下游需求恢复后,国内腈纶生产企业如上海石化、安庆石化、大庆石化、中石化的产能达到了80%以上,而下游需求基本都是恢复性增长,总的需求没有大的变化,如果上游继续这样生产,那么腈纶供应紧张的局面在不久将被打破,这样一来,腈纶将难有继续涨价的动力。 基于上述三点理由,笔者初步判断腈纶在后市继续维持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