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它化工产品一样,2008年丙烯腈行情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2008年初,由于原料成本持续升高,丙烯腈行情不断高涨。从3月份到5月初,国内丙烯腈价格已涨了1000多元/吨,达到17000元/吨左右(出厂价)。但丙烯腈价格的高企未得到下游的呼应。需求进一步减弱,亚洲多数丙烯腈厂家进一步削减负荷率。 从6月底到8月,丙烯腈外盘维持涨势,但国内行情以盘整为主。腈纶企业销售不佳,频繁减产或是索性停产。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位于宁波产能5万吨/年的腈纶装置开工率为10%。原本供不足需的国内丙烯腈市场转变成供应过剩格局。 受金融危机影响,腈纶以及ABS需求大幅萎缩影响,9月下旬开始国内丙烯腈行情暴跌,其中华东港口出罐均价从16850元/吨一路下滑到6550元/吨,跌幅高达61%。 需求减少是丙烯腈行情暴跌的罪魁祸首。2008年全球丙烯腈需求比2007年下降了约15%,是历史上需求降幅最大的一年。据估算,2008年来自丙烯酸纤维领域的丙烯腈需求,从2007年的220万吨下降至176万吨;来自ABS领域的丙烯腈需求,则从2007年的220万吨下降至152万吨。 据从事市场咨询的英国Tecnon OrbiChem公司分析,丙烯腈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腈纶纤维的不景气。腈纶是丙烯腈最大的终端用户,占丙烯腈需求量近50%。2008年以来,由于需求减少,腈纶纤维生产商的开工率低达60%,产量大幅下滑。据日本化学纤维协会报道,2008年世界腈纶短纤维比上年减少18%,为202万吨,已连续4年减少。中国大陆产量减少25%。主要出口地区日本、台湾省分别大幅度减少39%和32%。腈纶需求衰退导致丙烯腈生产成本不能有效地向下游转移,迫使生产厂家低负荷运转,甚至停产。2008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在7-8月其它化工原料达到历史高价前,丙烯腈早已失去上涨动力。 ABS也未能推动丙烯腈需求增长。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ABS的主要应用领域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玩具行业造成巨大冲击。ABS下游加工企业破产、停产的工厂增加,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仅在30%左右。ABS需求减速进一步打压了丙烯腈的需求。 但戏剧性的是,丙烯腈产量骤减竟成为另一产品——乙腈的“牛市”催化剂。作为丙烯腈生产的副产物,丙烯腈减产导致乙腈市场资源不足。2008年底,在部分生产商及市场人士的大肆炒作下,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从最初的一万多元/吨到2008年11月份十二万多元/吨。乙腈被用于生产农药以及色谱法检测食品和药品,而能替代乙腈的产品还没问世。乙腈市场的疯狂炒作又对下游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农药生产商已经处于停车的状态,以此来避免亏损。丙烯腈从产业危机的“受害者”一下变成了农药生产停顿的元凶,这不能不说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演的一幕讽刺剧。 2009年第一季度,丙烯腈开工率比去年第四季度已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仍远低于满负荷生产的水平。金融危机的阴霾挥之不去,生产商们仍不看好2009~2010年的世界丙烯腈市场前景。预计2008~2010年世界丙烯腈需求年增长率约为1.5%。腈纶需求继续下滑,其消费量比例将从2005年50%下降至 2010年44%;消费量比例将从32%上升至36%。但作为家电、汽车部件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潜伏减慢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