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气温大幅回升,苏北棉花主产区棉农抓住有利时机突击制钵,盐城等地棉花制钵工作预计将在月底前全部结束。 近年来由于受粮食、特经作物等高收益作物和徘徊不定的低棉价影响,老区棉农信心大失,种植意愿大幅减少。占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一半多的主产区盐城市2008年种植224万亩,比2007年的248万亩减少24万亩,下降9%以上。2009年,据盐城等几个重点产棉地区的抽样调查,苏北盐城棉花主产区植棉面积预计将比2008年减少20%左右,棉花移栽面积将难以突破190万亩。大丰市组织了对五个镇的百户农民2009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为百户植棉面积比上年减少18.6%。射阳市调查的情况:2009年植棉意向下降,面积减少且下降幅度较大,植棉面积由上年的65万亩降至49万亩,比上年减少16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深幅调整,连续两年减少30%以上,将对棉花价值回归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日盐城地区籽棉收购价在2.68—2.70元/斤,这一价格较年底回升25%左右;硬3级329皮棉11650--11750元/吨,同样较节前稍有上涨。 现行棉市走势对生产的影响是微妙的,从现在的价格趋势看,棉花生产仍有适度发展的可能,但毕竟这几年的棉市动荡太频太快,已无什么规律可循,再从总的经济形势看,金融风暴的潜在危机依然巨大,而金融风险在产业经济上的影响又是最直接的,所以,当前棉花产销仍处于一个很难验明后势的尴尬状态。农民以生产为计,市场以效益为轴,现在棉市的暂时性利好如果说对棉花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就是尚能暂时留住一些恋棉情结的农民,但现在的生产不代表秋后的收益,产销仍应当持省慎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