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项目攻坚”百日行动即将结束之际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烈度袭击和影响着全球经济。蓦然回首,寒冬已笼罩了整个世界。诸暨也不例外,诸暨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人们感到寒冬似乎没有尽头,怀疑春天还会来吗?一些人的情绪由此低落,一些人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开始悲观…… 面对骤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诸暨怎么办?诸暨还能挺起腰杆渡过难关吗?这成了市委、市政府,广大企业和全市人民必须回答的问题,必须破解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危机和保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其中9月底、10月初谋划和组织实施的“项目攻坚”百日行动,是最为精彩的一笔。在全球经济寒气逼人的冬天,诸暨的“项目攻坚”却呈现了一个“温暖似春”的小气候。许多企业不畏困难,敏锐地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逆势而上,全市新开工的项目达83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达70只。这里涌现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节能降耗、投入规模大、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大好项目。浙江弘晨光伏能源公司投入7亿元,新上太阳能电池技改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60亿元。海亮集团投资2.38亿元,新上为海水淡化设备配套年产3万吨新型高耐蚀抗磨铜合金生产线,建成后产量将占全世界用量的50%。大东南集团投资2亿元,从德国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大幅度超薄型薄膜生产线,年产值可达3亿元,每周可节约原料45吨以上。袜业企业双双集团投资1.25亿元,开发年产5000台规模的火车制冷设备生产线,预计今年就可实现销售5.5亿元。露笑集团的超微细漆包线项目,第一期投资3亿元,从征用土地到试生产仅花3个月时间,被人们誉为“露笑速度”。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铜原料附加值提高10倍以上……在“项目攻坚”百日行动中,本报用文字和图片报道的此类典型以及部门强化服务的典型,就达180个之多。 “项目攻坚”百日行动不仅为诸暨经济下一轮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是关于信心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令诸暨企业感到寒风刺骨,2009年有可能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理性的应对措施。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看到困难中蕴含的机遇,看到经济波浪式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到诸暨经济经过三十年发展积累起来的总体实力和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以及体制机制上具有的比较优势;更应看到诸暨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优秀人文品格所带来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谭志桂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报告中提出的诸暨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总体构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指导原则,十分鼓舞人心,为我们树信心、抓投入、保增长指明了方向。二是关于“常态化”问题。集中一段时间,抓项目攻坚,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方法,效果非常明显。然而,面对2009年严峻的形势,项目攻坚必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从谋划2009年度工作时抓起,从新年第一天抓起,丝毫不能懈怠。要积极引导企业因企制宜,落实项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困难的时候机遇越多,只要抓住机遇,多一份激情,多一份理性,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三是关于合心合力问题。抓“项目攻坚”,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共同形成合力非常重要。重点骨干企业要体现“领头雁”的风范,善于在危中求机、转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谋求更大的投入,争取新的更大的发展。中小企业也要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尽快改变低小散格局。金融部门和政府服务部门应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营造一个全社会致力于保增长、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抱团过冬向抱团迎春的转变。 冬天并不可怕,看不到冬去春来的发展趋势才可怕。让我们尽心尽责去拾薪,为烧旺冬天里的这把火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让诸暨经济发展新的春天早日来临。腊梅花开了,迎春花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