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进口棉配额左右纺企命运 中小纺企现大规模停工
时间:2013-04-12 13:03:55 来源:  作者:
  “夏津县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德棉集团的恒华纺织也干不下去了,已经转租给浙江商人。现在夏津县停工不干的纺织企业已经有10多家。”8日,夏津县某纺织企业负责人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
 
  10日,导报记者在夏津采访时证实了上述消息。德州恒华纺织有限公司(下称“恒华纺织”)董事长李振将企业的困境称之为“政策性亏损”:“棉花价格与国外相差太大,进口棉花需要配额,企业竞争力被严重削弱。”
 
  与夏津县纺织企业遭遇的普遍窘况不同,那些拥有大量进口配额的企业日子却很好过。魏桥纺织(02698.HK)公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4.82亿元,几近翻番。究其原因,正是“使用进口棉比例增加”。
 
  夏津多位纺织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都对棉花进口配额的分配忿忿不平。“现在是进口配额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经营的好差,不是看你技术、管理、成本控制,而是看你能不能拿到配额,大家完全处在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丰润实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令军如此抱怨。
 
  “政策性亏损”
 
  作为夏津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恒华纺织曾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这家拥有近30年历史的企业,最多时曾拥有2500多名职工。但如今,它已风光不再,正处在新人入主的敏感时期。
 
  恒华纺织职工向导报记者反映,因资金链断裂,公司春节之后开工一直不正常。现在,公司已经被浙江的投资者接手,开工已经恢复到一半左右,接下来公司可能改名为“世纪恒华”。
 
  恒华纺织目前由德棉集团控股。导报记者在工商部门查阅到,恒华纺织注册资金8000万元,德棉集团以90%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德棉集团进出口公司持有其余10%股权。
 
  目前,浙江投资者并非直接控股该公司,而是注册成立新公司———夏津世纪恒华纺织有限公司(下称“世纪恒华”),由其以租赁形式运营恒华纺织现有资产。
 
  李振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华纺织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本身在市场竞争中就有诸多不利因素,人员负担、债务负担等都比较重。而行业的宏观不利因素,更使企业面临“政策性亏损”,“国外每吨棉花价格比国内低五六千元,企业若进口棉花需要配额,去年恒华纺织只拿到几百吨配额,属于杯水车薪。”
 
  那么,在浙江投资者租赁经营恒华纺织之后,在棉花供应上会有所改观吗?世纪恒华执行董事王林华向导报记者坦言,棉花内外巨大价差给国内纺织企业带来很大压力,新公司尚未拿到棉花进口配额,未来公司将加大化工纤维等非棉原料的比例。
 
  进口配额拯救魏桥
 
  恒华纺织遭遇的经营困境,在有纺织名城之称的夏津并非个案。
 
  “行业形势非常困难,夏津已经有10来家企业停掉了。”夏津天润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绍庆说。导报记者也从多个信息源证实,除恒华纺织外,夏津县的正平纺织、吉祥纺织、诚信纺织、利华纺织等一批小有名气的纺织公司都已停产,部分企业甚至已经破产倒闭。
 
  行业遇到的问题,都是很明显的。“棉花价格内外相差五六千元一吨,企业对外没有竞争力,出口萎缩、进口棉纱大幅增加,国内需求也不旺盛,企业经营普遍都很困难。”
 
  那么,在此行业背景下,魏桥纺织何以实现净利润几乎翻番,毛利大幅上升?
 
  魏桥纺织解释称,公司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使用进口棉比例增加,进口棉价格较国内棉价格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盈利空间增加。”
 
  那么,魏桥纺织到底拿到了多少棉花配额?
 
  去年,魏桥纺织所在的滨州市争取到棉花进口配额43.68万吨;今年截至目前,滨州已经再次争取到两批共近20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在这些棉花配额中,魏桥纺织占了大部分。以滨州市今年第一批8.86万吨配额为例,魏桥纺织占到了6.36万吨。以此比例推算,魏桥纺织去年得到的棉花配额有望超过30万吨。
 
  而在去年,国内外棉花价差每吨超过7000元,即使到岸税后价差也超过4000元,30万吨的棉花配额将为魏桥纺织节省成本12亿元左右。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了魏桥纺织去年4.82亿元的净利润。
 
  业界质疑配额透明性
 
  棉花进口配额拯救了魏桥纺织,谁来拯救那些没有配额或配额很少的中小纺织企业?“全国大小纺织会议上,我们每次都说进口配额的事情,但没有效果。我们一样吸引就业,一样纳税,但我们就像不是亲生的孩子。”夏津县天宏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广厚抱怨道。
 
  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向导报记者介绍,国家发改委掌握着棉花进口配额的分配权,每年都会公布棉花配额的申请条件、分配原则等。但在棉花配额的分配过程中,业界对其透明性一直存在质疑。
 
  据国家发改委2012年文件,有条件申请棉花进口配额的企业包括国营贸易企业、2011年有进口实绩的企业和纺纱设备5万锭以上的棉纺企业。
 
  这个进入门槛并不算很高,但它的分配原则却很模糊。国家发改委“将按照申请者的申请数量、历史进口实绩、生产能力和其他相关商业标准进行分配”。“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人知道到底是怎么分配的,人为因素很强。”刘广厚说。
 
  在这样的分配原则下,导报记者采访的夏津纺织企业负责人,无一不提到了配额分配过程中存在的“权力寻租空间”,各种疏通关系的段子在这些企业负责人之间流传,他们在笑谈中透露着失望和无奈。
 
  孟令军直言,如今的棉花进口配额已经“商品化”了,在各企业发挥神通、从国家发改委争取到进口配额之后,一些配额会被拿到市场上买卖,有钱就能拿到配额。山东夏津润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连臣曾对导报记者说,进口配额的买卖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去年每吨配额一度曾炒至3500元以上。
 
  呼唤同一起跑线
 
  “实行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保护国内棉农利益。”夏志林说。
 
  但如今,它的弊端也很明显。“只要能拿到配额,1000吨就是四五百万元的净利。”李振如此说。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国家的政策。但在现实中,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种种歧视。去年,国家进口棉花超过500万吨,按照每吨低4000元,拿到配额的企业相当于拿到200来个亿的补贴,但小企业与此无缘,我们怎么在市场中生存?”刘广厚说。
 
  正因如此,业内对棉花配额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即使是不取消棉花配额,大家也都期望棉花进口配额的分配能够更透明、更公正,以让每个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此前市场曾传言,今年的棉花进口配额将与中储棉抛储捆绑,企业拍得一吨棉花将获得相应1/3的进口配额。“这有利于配额分配的公平性。”田连臣说。
 
  但如今,中储棉抛储已经进行近3个月,对于是否搭配相应的进口配额仍无明文规定。“从已经发放的配额看,并不是说与中储棉抛储相结合,配额的分配仍然以往年拿到企业为主。”孟令军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传真:0575-87737117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3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