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易通 | 帮助中心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中国袜业网国际站
供求
 
产品
 
企业
资讯
 
 
 
搜索排行榜:袜子批发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国际动态  袜都动态  科技动态  袜展资讯  政策动态  袜子时尚  袜子常识
行情
要闻
指数 展会 袜都
快讯 政策 国际
市场
商机
产品 采购 招商 加工
库存 供应 代理 二手
行业
百科
时尚 博客 杂志
知识 微博 报纸
技术
频道
难题 成果 标准
专家 文献 协会
招商
频道
招商
加盟
网上
市场
品牌
加盟
国际
袜博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高勇:棉花优势无可替代,“十三五”将继续增长!
时间:2016-05-20 15:31:37 来源:  作者:

        对本年度储备棉轮出成交火爆的景象,即使是小编也能分析出那是因为目前现货市场资源少,尤其是进口棉数量有限,多数纺织企业“等米下锅”,更重要的是此次进口棉轮出占比较大,而进口棉的质量那是杠杠的。D2k中国袜业网

  但是忧国忧民的业内人士更关注的是占据全球棉花一半的“天量库存”如何消化?未来棉花产业如何发展才能满足纺企需求?D2k中国袜业网

  品质下降致棉花消费降低D2k中国袜业网

  储备棉库存占全球总量一半D2k中国袜业网

  2015年,我国储备棉的库存量可谓创造了历史。D2k中国袜业网

  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表示,2011~2013年三个年度我国收储棉花1643万吨,投放了691万吨,2015年度储备棉库存量超过了1100万吨,美国农业部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储备棉库存已达全球50%以上。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储备棉库存量占全球50%以上,被称之为“天量库存”。D2k中国袜业网

  出现这样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过去的几年里,棉花质量的下降和棉价的高企,再加上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棉花的使用量。D2k中国袜业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介绍,从世界总的纤维消费情况看,2015年大约在9500万吨左右,其中棉纤维的比重2015年和2011年相比是下降的,2015年世界棉花消耗量占整体纤维消耗量低于30%,中国的棉花消耗量在整个中国纤维消耗量中的比重更低,大约只略高于13%,也就是说在整个中国纤维消耗量里,棉花的比重仅是世界的一半。D2k中国袜业网

  高勇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长超过了5%,几乎依靠的全部是化学纤维,而且从2012年始,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量下降首先是从涉棉纤维、涉棉制品的负增长开始的。D2k中国袜业网

  高勇认为棉花质量的下降也正是棉花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注重提高产量的同时确实对一些质量指标要求降低了,棉纤维变粗,28毫米以上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是纺纱业对纤维的要求却也越来越高,供求矛盾不断显现,导致棉花消费出现下降。”D2k中国袜业网

  棉纤维替代棉花D2k中国袜业网

  棉花总量消费并未降低D2k中国袜业网

  虽然国内棉花消费近年来逐渐下降,但是从各种数据来看,我国棉纤维消耗总量却减少得并不多。D2k中国袜业网

  高勇分析,2015年我国棉花消费600万吨,与使用量最多的时候相比,减少了大约400多万吨,其中约200多万吨的消费量由进口棉纱弥补了,所以与最高峰时相比,我国实际棉花的消耗量只降低了100多万吨。D2k中国袜业网

  也就是说纺织工业对棉花的总需求并没有下降,只要价格合理,品质有保障,纺织工业对棉花的需求依旧旺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举例说,从本年度储备棉的火热不难看出,只要品质有保障,能够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销售途径是不用担心的。D2k中国袜业网

  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纤维,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尽管近几年国内棉花消费看上去在减少,但是通过进口的棉花和棉纱依然总体上保持了每年消费1000万吨左右棉纤维的能力,未来棉花消费依然具有广阔的空间。D2k中国袜业网

  高勇介绍,201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是5300万吨,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纤维加工量将达到6000万吨,要增长的700万吨主要依靠产业用纤维的增加,但高勇仍期望在今后五年里,国内棉花的消费量能继续增长,他认为目前棉纤维是无可替代的,希望今后棉纤维在服装、家用纺织品方面,仍然能够起到主力军作用。D2k中国袜业网

  众所周知,产业用纺织品中除了极少数特殊领域用棉纤维以外,其他基本上均用化学纤维。但如果能在产业用领域充分应用好棉纤维,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D2k中国袜业网

  稳健医疗集团是一家拥有20余年医用卫生材料和医用敷料生产经验的企业,其旗下品牌PurCotton全棉时代以100%全棉为原料,凭借自主研发的全棉水刺无纺布专利技术,打造出健康、舒适、环保的系列化高端全棉生活用品,在产业用领域可谓树立了典型。D2k中国袜业网

  稳健医疗集团董事长、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全称自己是个“棉花迷”,他认为棉花是一种天然的宝藏,用它就要把它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要让消费者了解它的价值所在,而现在互联网时代更利于棉花价值的传播,这也为棉花消费提供了平台。李建全还认为,未来有些产品可以慢慢用棉替代,比如纸巾,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D2k中国袜业网

  新格局下中国棉花要重品质打品牌D2k中国袜业网

  当前,中国棉花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和必要的恢复。D2k中国袜业网

  在生产领域,中国棉花生产面临着“小规模、低效率、高成本、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等问题;在流通领域,面临着加工贸易企业整合、重组进程加快的问题;在纺织领域,“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转型升级”成为主旋律,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正在“走出去”,以“转移”促“转型”。D2k中国袜业网

  新格局下,中国棉花生产格局也从过去黄河、长江、新疆三大棉区各占三分之一,三足鼎立,变成了以新疆为主,内地两大流域在逐渐萎缩的格局,加工布局、流通布局以及纺织布局都在发生调整。D2k中国袜业网

  高芳表示,传统的棉业增长模式和路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格局下中国棉花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未来,中国棉花的发展将从强调高产转向优质,从分散转向规模化,从人工生产转向机械化,从传统贸易转向现代物流和“互联网+”。D2k中国袜业网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认为,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棉花产业来说,近期的主要任务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主;长期来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实现棉花配置效率的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成本和价格远高于其他产棉国家,固然有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原因,但从根本上看,还是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就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就高。我国棉花要提高质量和档次,需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相互配合、协同努力。D2k中国袜业网

  曹学军表示,首先,棉花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品质。做好棉花的品质工作,要从种植、采摘、加工、检测等多个环节去推进,多种植高品质棉花,种植适合机采的棉花,提高质检的公信力。第二,棉花产业发展需要打品牌。D2k中国袜业网

  提到高品质的棉花,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棉、澳棉,这些棉花在纺织企业,甚至在消费者眼中是质量比较可靠的象征,有效地推动了棉花消费。D2k中国袜业网

  近年来,中国棉花协会也在大力推进“中国棉花”概念和品牌,为拉动国产棉花消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下一步不仅要继续加大国家棉花品牌的建设,还要开展区域品牌协同,比如新疆区域品牌,有一些大的棉花加工企业,也要开展企业品牌建设。D2k中国袜业网

  最近,农业部有一个发布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于棉花的定位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提升新疆棉区,巩固沿海、沿江、沿盐碱滩涂棉区。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卢怀玉说,从政策来看,政策的支持方式也许会有变化,但支持定位应该不会变。行业内部各方面在改善品质的意识上越来越强,而且效益为先,高产要让位于高效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D2k中国袜业网

  棉花产业链已经明确提出棉花产业将转变发展方式,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这对纺织业非常重要。“能够完成这种转变对我们纺织业应该是一个喜讯。”高勇提出,当前,纺纱企业为了提高纱线的附加值,对优质棉花需求非常大。D2k中国袜业网

  同时,纺纱厂在不断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包括采购等环节的用工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棉花流通企业未来要为棉纺企业提供更加定向化、精准化的服务,从而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D2k中国袜业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行业品牌推荐
全球绣花机网  浙江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纺织导报  上海国际袜博会  中国海宁袜业网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化纤英才网   好订单网   中国轻纺原料网  中国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网  浙江大唐袜业轻纺城网上交易市场   中国针织网  义乌纺博会  365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  中华纺织网  中国印染网  中国染料网  中纤网(原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浙江袜交会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电话:0575-87730118 Email: socks@socksb2b.com
主办单位:浙江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
袜业头条 袜子批发  www.socksb2b.com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06-2025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浙B2-20220227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51号

浙B2-20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