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河南、江浙等地部分棉纺企业反馈,受国庆节前棉花、棉纱报价联袂上涨及终端布厂补库回升的影响,加上纱线累库率并不高,国庆假期规模以上纺企开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产销持续恢复。只有少数小型纺企因纺纱即期利润快速回落等原因选择放假3-5天。
从调查来看,大部分纺企、轻纺市场贸易商节前棉纱线报价普遍上涨300-500元/吨(少数纱厂暂停对外报价,抓紧完成前期供货合同)。个别库存偏低、亏损面较大的纺企报涨700-1000元/吨,但同时对大客户、老客户优惠幅度加大,以刺激出货。
节后两个交易日,虽然棉花、棉纱期货触顶回踩(CY2501合约从20795元/吨跌至20000元/吨关口;CF2501主力合约也回落超400点),棉花现货基差报价、一口价应声回调(新疆及内地轧花厂籽棉收购价也大多下调0.2元/公斤左右),但纺企、布厂棉纱、坯布报价连续企稳,挺价情绪偏强。
一方面9月中旬以来,棉纱线的价格上调幅度明显弱于棉花价格,纺企即期利润再次受到压缩,大部分纺企亏损面扩大,随着郑棉回调,纺企挺价修复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国庆节期间,粗支棉纱及C21S-C40S棉纱出货气氛尚可,C40S棉纱成交形势好于C32S,市场投机情绪增强,贸易商采购增加,加上纺企纱线“去库存”提速及产业链对“银十”的预期仍较高,纺企、棉纱贸易商试水的心态偏重。从统计来看,虽然目前棉花CF2501、棉纱CY2501的盘面价差缩窄至5700元/吨左右,但内地市场C32S中配棉纱与3128B级新疆机采棉的实际价差却仍在6300-65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