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见到何建涛,就听到了他对诸暨袜业的一番高论。他说:我想,诸暨的袜子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诸暨袜子的销量占到了全球销售量的1/3,但这惊人销量的背后,让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虽然诸暨是全国闻名的袜业之乡,拥有1 0000多家袜厂,不过这其中有99%的袜业企业以外贸贴牌加工为主,还没有一个袜子品牌在国内市场打得非常响亮。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一旦出口形势吃紧,诸暨很多袜类企业就会陷入生存危机。2006年以来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发生变化,人民币汇率也作了大幅调整,严峻的形势终于让诸暨的袜业企业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生存危机——过去只是赚多赚少、吃饱吃好的问题,现在却关系到还能不能活下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如果要生存,要发展壮大,完成从“品牌打工者”到“品牌拥有者”的蜕变,似乎是必由之路。
从诸暨安华镇蔡家畈村走出来的何建涛和他的“情怡袜业”,正是对当前诸暨袜业产业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才能在2006年底与2007年初这样一个“行业乱世”,通过一条披荆崭棘的品牌之路映入公众视线——投资1亿多元新建专做国内市场的新企业“情怡针织”,以每年1000多万元的广告投入强化情怡的品牌形象,邀请国内顶尖营销实战专家路长全进行营销策划,导入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北京锡恩的4R管理体系打造强力执行团队……
诸暨试着转型走这条路的袜业企业不止情怡一家,但无疑,情怡是最有实力、最有决心、也是最有希望杀出重围的企业之一。”诸暨资深企业家赵林中如是评价。
回望:借问君去何方?
20年前,何建涛中学刚毕业,就加入“户户机杼”的织袜大军,与父母一道成为“家庭作坊”的主力军。
10年前,26岁的何建涛小有积累,将当时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了初具规模的企业,并颇有远见地申请注册了“情怡”商标。在企业组建之初,何建涛做过几年内销,“那时做内销太难了,品牌没有影响,产品销路不大,即使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情怡,自然也就没有竞争力。”大概2000年前后,何建涛几乎把所有的产能都转移到了贴牌加工上。
此后,差不多有整整十年,情怡和诸暨90%以上的袜业企业一样,靠做外贸的薄利多销,积累着原始资金。“从2000年开始,情怡每年的出口额都达到2000多万美元。”尤其从2006年开始,情怡依仗规模效应,在外贸销售模式上有所变化,由过去通过中间商平台进行销售转变为直接与国外客户进行贸易,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2007年销售额达到27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