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要节约用地,一边要创新发展,如何才能做到“ 鱼和熊掌兼得”?日前,位于城西经济开发区的浙江鑫勤针纺织有限公司工地上,一排排崭新的厂房已全部完工,走进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忙着对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该公司董事长叶德信告诉记者,这些新建的厂房先后做了两次规划调整,建筑面积也从原来的3.8万平米扩大到了现在的5.2万平米,新扩建的厂房内,将新上超细旦锦纶纤维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能突破10亿元。
鑫勤针纺原先是大唐镇上的一家袜子生产企业,随着近几年大唐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受原材料价格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利润变得越来越薄,为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从2011年开始,该企业在做好袜业产业的同时,开始逐步向上游产业链转型升级。
“在转型档口,当时有很多企业看到涤纶短纤行业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纷纷开始了向上游产业链转型,一哄而上之后,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叶德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锦纶行业将随着消费领域的提升而提升。经过长达半年的市场观察,叶德信宁愿多花一倍的资金,去选择国内市场尚未成熟的锦纶长丝行业,其目的就是为了走差异化道路,回想起当初的抉择,叶德信笑着说:“做企业就跟做人一样,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做产品要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做企业要务实奋进才能永葆青春。”在采访中,叶德信一语道破了他的成功奥秘。在鑫勤这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叶德信所做的每一次转型都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每一次扩大产能,都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衡量。“去年我们的锦纶长丝做了3.2亿元产值,而我们的产品却供不应求。”在市场需求紧迫的环境下,从去年6月份开始,鑫勤就开始筹划年产3.5万吨超细旦锦纶长丝项目,在这关键时刻,叶德信遇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市场看好,资金充裕,而工业厂房不够用。”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叶德信善于挖掘自身空间,将原来的厂房规划进行重新布局,一方面在原厂房基础上加层,并合理运用厂房周边的绿化带和走廊,扩建生产厂房,再把原先的袜子生产厂房迁至加层,用腾出来的地方上新项目。
“所谓的腾笼换鸟,腾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换鸟,在同等面积的厂房内,产值和利润都能翻倍提升,那么换鸟才算成功。”叶德信表示。BXF中国袜业网
BXF中国袜业网
鑫勤针纺绵纶长丝生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