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学文化的杨秀才,从贵州来到浙江,从对袜业啥都不懂到逐渐精通。在过去的7年时间中,杨秀才创办了袜子定型和包装车间,每年产量近2500万双。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不仅如此,杨秀才还带动着自己的老乡们一起创业,他笑称,自己早把大唐当作第二个故乡了。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杨秀才和妻子王朝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车间里去看看、把把质量关,对于还不熟悉工序的员工给予耐心细致地讲解。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秀才听说自己的堂弟在大唐的袜厂里干得有声有色,而且钱赚得也不少,他蠢蠢欲动想创业的心又按捺不住了。于是,他放弃了老家做室内装修的老本行,拖着一条被褥和几件换洗衣服,来到了大唐。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第一次踏入大唐,杨秀才就被这繁华热闹的景象惊到了,“一个镇这么热闹,老家那边可没这么多人呐。”杨秀才显然有些不知所措。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幸好在堂弟的安排下,杨秀才很快进入了一家袜企上班。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对于袜业,杨秀才以前从未接触过。他每天都积极向同事学习请教,而且还特意向办公室人员借了一些袜业相关书籍自学。“晚上11点后厂里都熄灯了,只有厕所里有灯,我就每天晚上蹲在厕所里看书,只为能尽快进入这个行业。”对于那时的看书场景,杨秀才至今历历在目,“每天晚上,我都看书看到后半夜2点多,然后躺床上后还要回想一遍。没睡几个小时,就又起来上工了。”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就这样,杨秀才坚持了两年。慢慢地,有点熟通袜业后,杨秀才作了个决定:向老板承包车间,自己干。这样大胆的举措让当时的老板有点吃惊,同时又感到佩服,直夸他有胆量。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2008年,杨秀才在下了承包定型、包装车间这个决定后,就把老婆和孩子也一并接到了大唐,除了可以相互照顾外,杨秀才觉得大唐这边的教育环境也比老家好多了。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承包车间,没有员工怎么行?当地招,用工成本吃不消。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那为何不把老家的亲戚朋友带出来一起干呢?妻子王朝莲的一句话使得杨秀才突然开了窍。多年来,杨秀才在当地一直被乡亲们视为厚道、重情重义的年轻小伙代表。当杨秀才回到老家一说起招工这事,很多人都纷纷响应,争着报名。最后,杨秀才经过慎重考虑,从报名者中选出了35名老乡来到大唐,与他一起打拼。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如今,杨秀才的车间规模日渐增大,员工也增加了不少,产量逐年增加。自家条件改善了不少,在老家的城里又买了套新房子,两个孩子在这里读书也很顺利,还分别学起了古筝、钢琴。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杨秀才的老乡们也跟着富裕起来了:有的家里盖起了小楼房,有的赚钱后创业去了,有的也把自家人接到了大唐。杨祖坤是一名普通的定型员工,他跟着杨秀才有5年多了,他还想一直这样干下去:“现在厂里上班,大家都是老乡,不生疏,都像一家人一样,干活也舒心。”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最近,杨秀才的“忠义信息部”也是办得红红火火。他告诉记者,老家那边的乡亲找不到工作,而大唐的袜企又招不到人,于是就成立了这样一家信息部,一举两得,起到一个牵线作用。自去年7月份创办以来,信息部已经成功牵线500多人。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一切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最近杨秀才却在为一件事犯愁,就是找不到厂房。原来杨秀才看着生意这么红火,想自己办一个袜厂,真正成为拥有完备生产链的袜企,可就是大唐这边厂房用地紧张。“等到厂房有点眉目后,自己就去注册一个商标了,像模像样地办企业。”说这话时,杨秀才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25N中国袜业网
25N中国袜业网
|